时间:2016年12月22日
地点:校史馆接待室
人物:孙良田
访谈人:张宝玲
摄像:张魁武
文字整理:吴婷(研究生助理)
文稿撰写:张宝玲
文稿审核:姚明淑
我们做成了一流学校想做的事
张:孙老师,您毕业留校工作直至退休,为学校的建设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经历了学校发展史上的许多大事,比如,1988年学校获批石油工业上游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学科,当时学校只是一般院校,名气也不大,地理位置也比较偏,我们是怎么拿到国家重点学科的?
孙:我是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的,是我们学校第二届毕业生。我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开采领域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在油气田开发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领导安排我参加了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和获批情况大致是这样的:1985年国家提出了“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那时候我校在科研、教学以及师资水平方面的综合实力相对还比较薄弱,排在华东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之后,但我们在石油天然气开发、开采方面有显著成果,有突出优势。领导根据申报重点学科应具备的条件,结合自身实际,从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学术水平、学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整合,决定以我校较为优势的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人质疑“怎么可能?一个三流的学校,怎么能做成一流学校想做的事情?”
材料汇总之后发现“单个学科的力量显得太单薄”,于是学校经过讨论分析,增添另外一个优势学科“机械工程”。办法总比困难多,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早在1981年,我校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机械工程两个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这两个学科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就为当时申报重点学科提供了学术条件。最后,我们把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机械工程两个学科整合到一起,取名“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机械工程)”,我们的机械工程是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两个学科结合非常紧密,两个学科的师资、成果放到一起,优势就显出来了,申报时在名称上加了个括号,这是允许的,国家教委评审专家一看,认为有水平、有特色,就批准了。这是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获得批准后,我们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具备了相当好的条件。这件事也告诉我们,西南石油大学是能够做成一流学校想做的事情的。
两校联合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成功
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也是破解了一个个难题而成功立项的,请您详细讲讲当时的申报情况。
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重点学科的支撑项目,又叫子项目。国家重点学科不是说批下来就完了,还得建设,所以,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以(88)教计字047号文发出了关于申报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备选子项目的通知,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这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安排执行的“一个高层次的教育项目”,通过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在部分高等院校和中科院部分研究所中装备一批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实验室(即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子项目),它是与国家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相衔接的,实验室建成,经过国家验收认定后,可授予证书,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
世界银行贷款是9500万美元,主要用于9个领域,包括能源、原材料、交通和通信、机械电子等,投资对象包括国家教委直属高等院校,部门所属高校等。申报条件包括:应是高校重点学科,具有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博士、硕士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等,项目实行有领导地组织申报,鼓励联合申报。
我校最初以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机械工程)这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主要条件进行申报,但因为学科单一、力量单薄而受阻了。大家苦无良策的时候,从科技部的一个领导那里得到一个重要信息:成都地质学院也申请到了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他们也在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与我们学校相似,也因为学科单一而受阻。科技部的这位领导因多次与我校领导接触,认定我校领导有魄力、有能力,是做大事的人,因此给我校通报了这一情况。得知这一信息后,院领导立即进行了分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是“联合、开放、竞争、流动”,两校联合立项就有了优势。于是迅速与成都地质学院取得了联系,双方心意相通,不谋而合,很快达成共识,于1988年联合申请报“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
1988年12月,经过两级评审,实验室入选7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备选项目(后调整为75个),进行可行性研究。1989年3月9日,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世界银行代表专家组对申报中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专家组对两所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建设内容、管理办法、开放措施及经费配套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反复论证,认为条件具备,予以认可。专家组组长卢华富教授在西南石油学院考察时指出,你们的研究方向是明确的,课题系列相当完整,基础相当好,有先进的学术思想。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已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可喜成果,既有很高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研究思想、研究课题很好,你们的学术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都很合理,同有的学校比起来有很大的优越性。你们的配套经费是有保证的,完全有条件建成国内外开放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双基地。专家组徐旺高级工程师认为,学院有一个奋发向上、力争一流的气氛,学风严谨,校风很好。东部地区不少院校在师资队伍上有一个中年断层,而你们一代新人已经长成了,有些二十多岁、三十几岁的人也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是很不简单的。
1989年6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世界银行批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即“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备选子项目)立项,世界银行给予贷款125万美元,要求进一步深化可行性研究,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立项的75个实验室中,联合申报的有7个,除我们以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以及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等也是强强联合申报的。
1995年10月28日,受国家计委委托,由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9人专家委员会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在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后,10月31日,专家委员会宣布,实验室已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验收标准,通过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专家委员会认为,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套,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能满足国家项目和重大理论项目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八大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均属学科前沿,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石油天然气工业主战场和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配套的联合攻关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研究成果,多项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被各油田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5年10月,罗平亚院长向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委员会作汇报
1995年10月,重点实验室国家验收工作会在我校召开,孙良田教授在后排左二
从老教授到工人无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付出了辛劳
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筹划到通过验收,经过了七八年时间,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师,很多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请谈谈这方面的故事。
孙:为了确保重点实验室成功立项和顺利通过验收,我们团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苦细致的工作。
首先是院领导有魄力、有能力,有力争一流的决心和勇气,他们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让学校终于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行列。
院领导张永一、张绍槐、葛家理先后亲自到北京了解申报工作进展的情况。那时学校在南充,非常偏僻,到北京的交通十分不便。一般都是先坐汽车到广安前锋火车站,再乘火车到北京,坐飞机的机会很少,因为机票很贵,主要是非常难买,所以坐火车的时候多,如果火车没有卧铺,硬座也坐,要准时赶到北京办事情,错过约定时间,就非常麻烦。北京那边的领导事情很多,错过一次,下次就不知到是什么时候了。有时候我们到北京已经很晚了,招待所没有床位了,只好到其他地方暂住过夜,招待所、防空洞都住过,甚至在浴池也曾经留过宿。即便这样,大家也没有感觉有多苦,一心想着重点实验室的事情什么时候能有着落。
其次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扬长避短,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在校内充分发挥了油气田开发工程和石油机械工程两大学科的优势,在校外联合了成都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联合沉积学与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学科,在此次世行贷款项目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能源方面的“油气藏及开发”方面形成了较突出的特色,成为此方向上唯一可选的备选项目。
第三,全校一心,上下努力,不计个人得失,为申报成功勤奋工作。项目立项经过了多次评估考察,上至70多岁的老教授,下至30多岁的年轻骨干教师,从具体编写材料的工作人员到打字印刷的工人师傅,无不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加拿大政府援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落户我校
张:我们在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时候,同时还争取到国际合作项目“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为国内各大油气田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学校声名远播。请您讲一讲这一项目的建设情况。
孙:为了解决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技术难题,198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加拿大政府国际发展署签署了“天然气技术转让协议”,确认在我们学院建立“中国-加拿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项目,借助加拿大教育力量组织国内气田勘探开发工程的继续教育,提高有效利用加拿大天然气工业先进工艺技术的能力。项目之所以在我们学校落户,是因为学校在天然气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力,我们有一批以李士伦、杜志敏等为代表的天然气开发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研究成果,所以总公司将这一培训项目交给了我们。项目执行期共八年,加拿大政府无偿援助710万美元,计划培训125名工程型硕士生和2500名现场专业技术人员。
“中心”用我院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开展工程型硕士生的培养,举办专题的技术培训,提高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向全国提供了一批各专业各层次的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我们利用这个项目引进先进设备武装了一批实验室,同时也培训了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术骨干,为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提供了人才和物质保障。学院因此在石油行业和石油学界声名远播。
中国-加拿大天然气开发技术培训中心专家合影
1997年中-加天然气中心举办“石油高等教育暨大学管理”培训班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建的中国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落户我校
张:中国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这个重大国际项目选择了与我院合作。中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果。当时在整个石油行业影响很大,对学校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
孙: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失误都将对油气层造成损害甚至前功尽弃,因此,“保护油气层技术”对避免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价值,这是一项新技术。为开展“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推广,1988年4月,石油工业部(1988年6月改组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鉴于我院在储层保护、钻井工作液方面拥有一批以张绍槐和罗平亚为代表的专家教授及研究成果,决定在我院建立“中国油井完井技术中心”,由我院牵头组织10个单位联合攻关。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技术不断发展,总公司推荐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来院实地考察,考察之后计划署决定无偿援助126.5万美元。
中心承担了20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许多研究成果在油田推广应用。先后编印10种教材,其中《保护储集层技术》(张绍槐、罗平亚编写)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教材一等奖。许许多多不同层次的人员接受了技术培训,成为了“保护油气层技术”的带头人,其中包括我们学院的很多优秀人才,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员。
项目主任张绍槐老院长等领导做了很多工作。总结评估会上,联合国驻华副代表麦守信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是联合国援建项目的典范,是400多个项目中最优秀的25个项目之一。
1991年联合国援建的完井技术中心举行三方会议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
石油部关于在我院建立油井完井技术中心的通知
人物简介
孙良田,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油田开采专业。曾参与筹建我国第一个油田化学本科专业,先后担任开发系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设备处长等职务。主编和参编《油层物理实验》、《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等教材和学术专著7部,主持和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授权专利4项、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部省级奖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本文已经过孙良田教授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