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馆概况 | 档案法规 | 校史研究 | 利用指南 | 下载中心 | 学校首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  
 
  站内搜索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史研究>>正文
 

【石大记忆】联合攻关是我校的优良传统——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赵必荣教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2日     作者:     编辑:    审核:    点击:[]

时 间:2018年4月4日

地 点:校史馆

人 物:赵必荣

访 谈 人:陈建

摄 像:曹刚、张魁武

文字整理:刘政发(学生助理)

文稿撰写:陈建

文稿审核:姚明淑

 

陈:赵教授您好,我们是学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目前正在开展“石大记忆”项目的采访工作,推出这个项目是为了抢救学校的文化记忆。您是我们学校的首届毕业生,与西南石油大学有着60年的情缘,请给我们讲讲您在西南石大的经历。

赵:很高兴学校给我这么一个机会。

团队协作、联合攻关是我校的优良传统

陈: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是我校的优良传统。贾永禄教授在接受“石大记忆”采访中曾回忆了他在开发研究室的成长经历,说您对他从自动化专业跨界到石油开发工程给予了很大帮助;在“现代试井分析软件系统研究”项目中,您还每周安排一个晚上给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特别是像他这样外专业来的青年教师讲渗透力学和试井分析的理论课。先请您谈谈您在这方面的体会。

赵:开发教研室在林平一老师任主任的时候就注重吸纳各个学科的人才,贾永禄是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一来联系调动的事情时,林老师马上就同意了。那时还另外调进来了两个青年教师,都不是学石油。林老师安排我每周都要抽一个晚上,专门给他们三个外专业来的青年教师上《渗流力学》等石油工程方面的课。当时给青年教师上课和帮扶工作,是不算工作量的,只要教研室安排了就要去做。当时李荣韩从辅导员转教师到了我们教研室,林老师就要求他每堂课都先要试讲给林老师和我听,讲完之后我们三个人就马上讨论,这个地方讲得好,那个地方讲得不好,应该怎么讲……,细抠一遍,李荣韩硬是把一门课试讲完,过了我们两个这一关,才算是能上讲台了。还有77、78级几个毕业生留校后,分了两个让我来带,我指导他们的也是《渗流力学》,每堂课都要求他们跟着学生一起听,不是说你是老师了就可以不听课。听完之后,要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讲习题课,而且每堂课都要写教案,批改的专业和准备的教案我都要检查。最后上讲台前要选一个章节在教研室讲,讲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认为行了才能上讲台,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步都要提要求,甚至毕业设计也要提出要求,帮助他们把上讲台前的每一个步骤都一步步做好。

教研室还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让青年教师都参加到科研项目里面,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课题要求,要定期汇报检查,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责任心,还特别要求他们不断地把新东西放到项目中去,要不断地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对贾永禄等青年教师,我和其他老教师都是一直手把手地指导,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一起讨论。计算机来了之后,就让他们去学,放手交给他们,他们自己也很努力,较快完成了专业跨界,也作出了成绩。

那个时候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完全是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不用谁去专门强调,也没有报酬,大家都是自觉自愿的。并且老教师愿意帮带,青年教师也愿意学,形成了很好的团队协作氛围,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从全校来看,我们很多项目都是集合了学校的力量,不是靠哪一个研究室更不是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地去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出来这么多成果的重要原因。

赵必荣辅导青年教师

陈:您能否描述一下当时是怎样集合学校力量的?

赵:我们开发研究室很多项目都是这样来完成的,地质、采油、开发的老师都要参与到项目里来,有的时候机械、化工等学科的老师也要参加进来,大家一起联合攻关,这样才能做出成果。学校现在建设一流学科,更需要联合与协作。如果不这样,一流学科是建设不好的,我认为这需要学校来好好组织一下。

陈:这和项目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小项目是否也需要多学科协作?

赵:这与项目的大小还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大项目都是需要多个学科一起来攻关的,多承担大项目对建设一流学科的帮助更大。小项目也能锻炼人,小项目有的时候也比较麻烦,也需要其他学科的帮助。比如大庆汪家屯气田那个项目给我们的研究经费只有几万元,从研究经费上看不算大项目,但这个项目对大庆油田来说影响很大,国家是立了项的,我们要对一个大区块的开发进行设计。一般来说这样的项目是要几十万元经费的,我们当时主要还是为了与大庆油田建立起合作关系,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和大庆的合作还比较少,所以给点差旅费就够了。通过这个项目我们锻炼了队伍,培养了学生,也帮大庆培养了技术骨干。他们后来又专门派了两个人来找我们开发研究室,说是有个项目遇到了困难,希望我们能够帮他们做一下,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庆的认可,人家信任你。因此,年轻教师不要看不起小项目,可以通过小项目来锻炼自己。

 

建好研究室靠拼命干

陈:1984年您担任了开发研究室主任,一干就是十多年。在您的带领下,开发研究室取得了很大成绩,被评为石油部先进科研集体,还被省教委评为微机应用先进集体。您认为要建好一个研究室主要靠什么?

赵:我们开发教研室开展研究工作是比较早的,1980年四川省召开科学大会,我们开发教研室的一个项目获了奖。这个项目是我们带着73级工农兵学员到泸州,和四川勘探开发院一起针对裂隙性气田进行油气开发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

1984年我接任林平一老师担任开发教研室主任,不久后,石油部要组建部级重点研究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发教研室就向石油部提交了一个申报书,介绍了我们的科研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结果我们的申报得到了批准,成立了开发研究室。当时对研究室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研究,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且要求以纵向项目为主,横向为辅;另外一个是教学工作,重点是培养研究生,本科教学任务也有,比如毕业设计之类的,但不是重点。

虽说是石油部的重点研究室,但刚成立时要设备没设备,要人没人,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打报告给部里面,申请到了三四十万元建设经费。因为那时大家都没有钱,经费到学校之后还拨了十万元给其他教研室,剩下的钱我们就买了一台计算机,从那时起我们就在建微机室了,是学校里面最早的。后来慢慢就有项目了,有经费了,有了经费又能买设备,研究室就这样逐步发展起来。

陈:当时研究室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赵:我觉得最难的还是人的问题,大家积极性很高,但人太少,忙不过来。当时我们研究室要承担各种项目:国家项目、石油部项目、四川省项目,还有各大油田的横向项目,那段时间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都是有项目的,项目很多完全应付不过来,并且还有培养人才的任务。当时研究室为了建设起一支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引进了贾永禄、张大枢等几个外专业来的年轻教师,他们对石油开发专业了解不多,需要培养;另外还留了几个77、78级的本科毕业生,也需要培养。到1989年的时候,这批留校的学生眼看就要培养成教学和科研骨干了,选送了6个出国攻读学位,结果都没有回来,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比较大。

当时走了这么多人,工作又那么多,就只有咬牙干下去了。那个时候,我们假期一般都在油田做项目,开学了就回来上课,带研究生。当时长庆油田第一次发现了大气田,但它又是低渗透的,对开发前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专家有不同意见,认为这个油田没有开发价值,但是长庆油田非常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得到国家计委的批准,所以找到我们学校给他们作开发方案。学校就派我和杨继盛、谭德辉老师到长庆去,之后我们写了一个开题报告,然后两家就谈成了。这是一个大项目,学校很重视,我也很重视,除了给研究生上课,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个项目上面。

这个项目我们前后搞了两三年,1994年才完成。记得在一个假期,我刚出差回来,长庆油田就打来电话来要求马上去。可当时买不到机票了,成渝铁路路又塌方,我就去南充市租了一个车,带着地质系和开发系的十几个老师坐汽车去。路上跑了三天,途经广元遇到大雨,沿途车子抛锚的很多,走到林桥住下来都是晚上12点了。第二天又堵车,在大雨中堵了8个小时,那段公路很窄,看着那个车子在悬崖边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我带了这么多老师,万一出事怎么办?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不断提醒司机,一直和司机说话,怕他打瞌睡。我容易晕车,可那次一点都没有晕车。

当时什么收入呀、提职呀这些都不在考虑之列,这么拼命就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工作。这不是大话,我们心中就是这样想的,工作落在了自己头上,有困难自己克服。

赵必荣在实验室

 

结合现场是我们科研的特色

陈:您长期从事油气井试井理论、方法和软件的研究工作。“不稳定试井分析软件系统”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微机在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研究成果都已在各油气田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给我们谈谈您的课题组,您觉得我们学校的科研能够走到今天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赵:我们学校科研最大的特色就是结合现场实际,结合油田需要,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成果用到生产中。

大庆汪家屯气田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个气田是一个比较大的气田,当时大庆油田自己估算的气藏储量很大,还决定要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大型化肥厂,都已经报到国家计委去立项了。但一部分井打了之后,产气量下降得非常快,离他们估算的气藏量差得很远,怎么办呢?大庆油田有点着急了,就找到我们。李士伦院长让我们去谈这个项目,我们经过了解后发现,该气田因为里面有水,地质情况也非常复杂,开发难度很大。因大庆油田对气藏开发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是按照整个气田的面积来估算气藏量的,从而估计过高。我们就给他们重新作了开发设计,最后这个气田的储量大概只有他们估算的四分之一。设计完成后避免了更大损失,还得了总公司的优秀设计奖。

当时大庆给的经费只有三万元,连差旅费都不够,我们接这个项目完全是因为油田遇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本就没考虑经费的问题,不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想的我们要去帮油田解决问题。前面提到的长庆油田项目也是这样考虑的,这样一来,油田也愿意来找我们,逐渐地我们学校的气田设计方面在油田就建立起了信誉度,各种大项目也源源不断了。

 

陈:当时开发研究室的油气井试井理论研究连续获得总公司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奖,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和您的体会。

赵:我们不仅搞了试井,还有数值模拟和开发。

试井理论是渗流力学的一个应用部分。渗流力学主要讲理论,试井则是渗流力学理论和油田实际结合得很紧密的一个点。为什么搞这个?我记得八十年代初期,石油部请法国人到北京来,搞出来一套试井理论的图版和软件。当时我们不知道软件是啥东西,那时还没有微机,只有日本的PC1500,比计算器要大一点,后来唯一台计算机还是一个IBM台式机,存储很小、运算速度很慢。我们到北京去看了这个图版,就听说法国人曾预言我们中国人三年都算不出来。我们很不服气,回来之后我们不到一年就算出来了。软件是新技术发展的一个潮流,油田非常非常需要。最早的试井是用压力计测,手动的,要不停地加砝码,测得的数值也很不准,很多东西解释不了,而且压力计只能在井口使用,测不到井底,这就造成了我们和国外非常大的差距。后来我们国家有了电子压力计,我们再把数据接到计算机里面,测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准了,再后来我们也做出来了一套算法,油田使用也很方便了。

试井理论软件油田上非常需要,不是我们想当然地去搞这个东西,是我们不知熬了多少夜才搞出来的,我们的计算机知识都是现学的。数值模拟也是油田非常需要的,我们开发研究室也搞得很好,是林平一、李允、张烈辉等老师在做,给油田做了很多项目,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和新疆油田都作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非常有用。

我的体会是,理论研究一定要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研究项目要从生产中提出来,然后经过研究之后上升到理论层面,再回到生产实际中去。科研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些事情都是从无到有的。

 

我们学校是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建起来的

陈:您于1958年毕业留校,从学生成长为教授,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您对学校印象最深的事情有哪些?

赵:学校艰苦奋斗、力争一流的精神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人,还有老教师们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优良师德也影响了我们,这是我对学校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们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学校,努力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力量源泉。

我是泸州二中的,1958年高考,当时根本不知道有个四川石油学院,我报的北京石油学院,后来接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四川石油学院的,我们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三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北京石油学院人造石油专业调过来的。接到通知书后,我从泸州来到了南充,到了飞机坝叫我们下车,直接住在部队的营房里,正好那几天下大雨,全是泥巴路,稀泥没过了脚踝,没有教学楼、没有实验室,不知道将来的学校在哪里。

陈:在这种情况下,您有没有想过回家去?

赵:完全没有!我们想的是,没有学校,我们就自己建。全校师生员工都参加了建校劳动。那时学校还是一片荒山,到处都是茅草和鹅卵石,我们学生把鹅卵石一个个刨出来,再担走,用来修路。马载院长和我们学生一起去河边担沙、砍芦苇,大家情绪很高,干劲都很大。1960年,朱德委员长来学校视察,给我们提出,要把四川石油学院办成万人大学,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一定要办成万人大学,一定要把这个学校建好,我们今天实现了万人大学这个目标。

校篮球队员(1960年)赵必荣在前排右一

我本科学了三个专业

建校时还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师资不足。提出办万人大学的目标后,学校就在58级学生中抽了一部分出来作为师资培养,我就是我们学校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教师。我开始是在炼制系的人造石油专业,一二年级主要是在学各种化学相关的知识,但是不知为什么我被抽到数学专业,作为数学师资来培养了。当时师训班的部分老师是从其他高校,比如北京石油学院、重庆大学和四川工学院借来上课的,我们的数学分析课就是北京石油学院借来的傅定文老师讲的,六大本教材我们是把它学完了的。

师训班办了一年之后遇到三年困难时期,不可能马上就办万人大学,师资班也就解散了,绝大部分人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专业,只留下了少部分人。留下的这部分人有的被送出去培养,比如罗平亚被送到川大学化学,张明洪被送到西安交大学机械,而我从数学师训班调整到了渗流力学师训班,这个班只有我和赵碧华两个人,全国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培养,我们两个没有地方送就自己培养,由葛家理和林平一两个老师给我们上课。

我在炼制系学化学,在师训班学数学,后来又学渗流力学并跟着采油专业上课,就这样,我本科学了三个专业。我们那代人有没有志愿?有志愿。有没有喜好?有喜好。但是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不喜好就培养出喜好,所以对不断地转专业我一点也没有抱怨,要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其实跨了三个专业后,把基础铺得很广,对我后来的教学和科研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搞渗流力学研究,对数学的要求很高,而我专门学了一年数学,这方面基础就很好;又比如后来搞油田开发,经常碰到化学问题,这也是学过的,解决起来就比较容易一些。但确实学得很辛苦,要补很多课。

补课这不可能专门安排老师来单独给你一个人补,所以哪个专业开了这门课就去听,然后参加考试。但是有的课比如流体力学,其他专业都上完了,但我还没有上,林平一老师就拿着教材给我讲了一堂课,然后我自己去学,最后期末考试我单独一个人考。渗流力学这门课是我和赵碧华两个人在葛家理老师那里考的。当时我们还补了机械的课,比如水利机械是马德坤老师讲的,考试的时候与其他科目考试冲突,我们几个是在马德坤老师家里考的。当时其他同学一个学期可能考四门课,我一个学期要考六门课,并且对师训班学生的考试比一般本科生考得严格,笔试之后还有口试,口试就是抓阄,抓到什么题答什么题,每个人不一样,老师还要提问,所以必须全面复习,弄得很紧张。自从到师训班以后,我们根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人家看电影我不去看,人家去跳舞我不去跳,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怎样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上了。

那个时候,虽然很艰苦,条件很差,但老师教学一点不打折扣,非常认真。我们的指导教师林平一、葛家理等老教师对教学极其负责,真的是一丝不苟,那种很特殊的环境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对当时的学生和年轻教师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林平一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水利专家,民国时期就是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他在教我们渗流力学时,就布置我们要不断地看参考书看文献,特别是要看新发表的文献,并且不但是要看,还要吸收,要写读书报告。当时因为一学期要补那么多课,考试又很严,学习压力很大,我就把读书报告写得比较粗糙,没有按照发表论文那种格式来写。交给林老师后,他说“不行不行,重新写”,他要求写成一篇论文的样子。当时我还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我看的那篇文章是苏联的,文章中的一些公式就直接写在那里,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我必须查找资料,比如有一个公式,我为了推导,翻了好几本书最后才得到结果,实际上并没有偷懒。但后来我明白了,林平一老师是为了培养我写文章的能力,所以才要求必须按论文的格式完成读书报告。

当时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也很严格,哪怕我与他们很熟了,对学习的要求一点不比其他人低,只有高没有低的。同时,我们学生对学业那也是很认真的,我和赵碧华经常找老师单独答疑,紧盯着老师问,有时甚至脱离了教材,一直抠一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对我们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

林平一等老教师给我们立下了圭臬

陈:您曾主讲地下水力学、气井试井、渗流力学等多门课程,学生反映,您的课条理清楚、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效果好,您是怎样做到的?

赵:我毕业之后就给林平一老师当助教,担任渗流力学课的辅导教师,除了每天答疑、批改作业之外就上习题课,老师讲完一章我上一章的习题课。渗流力学可以说是采油专业学生最难学的一门课,因为它对数学和物理要求都很高,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很高。林平一老师对我们助教的要求特别严格,他规定每次上习题课前我必须把讲稿交给他审查,还要写一个讲义,哪些是重点必须标注好。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上习题课的经历,课前一天我把讲稿交给林老师,他看了之后说:“重新来一次”,指出了哪几点必须要讲到。可第二天一二节就要上课,这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晚上开夜车,连夜改,熬到四点多,才把讲稿改好,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就又去上课。当我站上讲台,下面的学生是60级,而我是58级,有的学生年龄甚至比我还大,老实说,我的心里面还是比较紧张的,结果讲完之后学生反应还不错。

那个期末,还有一章没讲完林老师就生病了,我给林老师说“我来上,保证完成任务”,林老师想了想,同意了,我就把剩下的章节讲完了。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走上讲台,印象非常深刻。林平一、葛家理等老教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打下了基础,立下了圭臬,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都是按照这个要求来做的。

我现在已经八十岁了,看到我们国家,看到我们学校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大学行列,感到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要有一个新目标,要开始一个新征程,我们这一代学生,又是学校培养的教师,只要学校需要,我们会尽量发挥余热,毫不推辞地为学校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人物简介

赵必荣,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3月生,四川省泸州市人,汉族,政协四川省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美国、加拿大作访问学者。从事大学教育近四十年,治学严谨,对油气藏渗透理论,油气井试井分析理论、油气藏工程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成果,特别对复杂油、气藏的开发有深入的研究;指导毕业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主编出版编著一部,主持和主研完成国家级、部、省级和大型协作项目20余项,其成果中有9项分别获得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1995年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本文已经过赵必荣教授审阅

上一条:【石大记忆】我们学校能够做成一流学校想做的事情——访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良田教授 下一条:【石大记忆】踏遍青山终不悔 方侯双辉耀万山——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方少仙、侯方浩教授

关闭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照
中共西南石油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
1960年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朱德莅临学院视察
建院之初没有校舍,学院借用当地解放军部队的飞机场空营房作校舍。学生在“飞机坝”学习场景。
老图书馆
首任院长马载同志作《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建校和教学任务》动员报告
首任校长马载和学生一起劳动(右2为马载院长,右1为邓成英老师)
1958年12月10日300多名师生奔赴四川油田参加石油会战
1993年7月,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冒雨到火车站为我校93届赴边学生送行
1960年3月22日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学院
 
 
 
 
Copyright 西南石油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