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馆概况 | 档案法规 | 校史研究 | 利用指南 | 下载中心 | 学校首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  
 
  站内搜索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史研究>>正文
 

【石大记忆】我在西南石大的三十年——访原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葛家理教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28日     作者:     编辑:    审核:    点击:[]

时 间:2018年8月19日

地 点:北京葛家理教授寓所

人 物:葛家理

访 谈 人:陈 建 向发全

照 像:陈 建

文稿撰写:陈 建

文稿审核:姚明淑

陈:葛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第一批来到四川石油学院的教师,是我校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也是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我校从本科教育起步,发展成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目前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离不开你们那一代人的付出。今天来拜访您,就是想了解您过去为学校所做的工作。

葛:我这辈子当了60年教师,参与了北京石油学院和西南石油学院这两所大学的建设,是一个教师人生。我自己在西南石油学院整整工作了三十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到学院副院长,从一名讲师成长为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到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也在学校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谢谢学校。

四川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时期的葛家理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四川石油学院

陈:1958年您已在北京石油学院工作了两年,并担任了实验室主任。这时四川石油学院成立,组织决定调您到四川南充筹建新学校,据黄逸仁等老师回忆,当时还有西安石油学院也在调老师,是您把他“抢”来的,请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形。

葛:1953年我从清华大学石油系毕业后,来到刚刚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继续接受苏联石油专家沙·卡·吉玛杜基诺夫教授两年研究生培训。当时我国虽然有石油,但还没有石油方面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工作,我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石油方面的研究者。在我研究生学习结束后,由于我国还没有实行学位制,我也没得到学位证。这之后就留在北京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教研室任教,单独开设了石油钻井专业的采油工程课程,并兼任实验室主任。就在这个时候,1958年相继在大庆、四川、西北发现了油气资源并在这几个地方开展了石油大会战。为培养石油工业急需的人才,国家决定以北京石油学院为基础,在北京、西南、大庆及西安分别成立四个石油高校,从而形成石油高等教育体系,组织决定调我到四川石油学院参加筹备工作。

当时的四川石油学院无校址、缺教师,是边招教师学生边建校,条件非常差。我到四川石油学院的时候,是为数不多的讲师之一。为什么黄逸仁说他是被我“抢”来的?因为当时还有西安石油学院等其他一些单位都在北京石油学院调教师和当年的毕业生,黄逸仁并不是被分到四川石油学院的,我也要挑选一些老师嘛,于是就赶紧把他要来了。

当时学校的干部也很少,最开始时只有马院长和李直两人,接着王礼庭等也来到了学校。成立建校筹备组时大概有17个人,包括马院长、李直、王礼庭等干部,还有我和王良初等几个教师以及曹永安等2个实验员。那时连校址都没有,是临时住在部队的营房里,这怎么办一所大学嘛?图书、设备、教师等等,都是去要来的,建校之初,马院长还专门把我和王良初等3个人留在北京去要人要设备和图书。我们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在荒山坡上办起了一所大学,现在成了我国石油行业三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我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一定贡献,很欣慰。

1985年葛家理副院长(主席台下左侧站立者)主持庆祝教师节大会

抓住时机开展研究生教育

陈:我校是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高校,在您担任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后,您对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有怎样的思考?

葛:学校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生教育是发展的关键。我主要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恢复高考以后,研究生教育也跟着恢复。1977年教育部要求教师条件和科学研究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积极招收研究生。当时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多,科研也刚刚起步不久,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学校领导班子具有远见,认为学校要发展,要办成高水平大学,就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不是仅仅依靠本科教育就能完成的,就有硕士点、博士点,因此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整个工作的龙头。当时就把发展学位教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党委决定由我来牵头负责这项工作。

招收研究生就要有学位点啊,而学位点的审批非常严格,要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才行。我们是一边招生一边申报学位点,千方百计地要把研究生教育搞起来。1978年8月我们招收建院以来第一届研究生,共13人,分属石油地质、油田开发和石油机械3个学科,那时全国都还没有硕士、博士毕业生。到1981年下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油气田开发和石油机械两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年底,我校举行首届研究生论文答辩,12人获硕士学位,其中地质学科还是由成都地质学院授予学位的。到1984年我校获得了石油地质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我担任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后,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有了很密切地联系,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位办的认可。1985年我被聘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参加的是矿业方面的学科评议,这个组有七八个人,石油方面的只有我一个,这对我校设立硕士点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及时了解国家在研究室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政策,又能让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层了解我们学校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特点。这之后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1986年油气田开发和石油机械两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还批准应用化学和石油储运两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我们抓住时机申报了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项目,1988年成都地质学院代表团一行4人来我院,双方确定了联合申请建立“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后来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奠定了基础。

八十年代学校领导班子

讨论研究生教育工作

正确凝练和确定我校科研方向和学科特色非常重要

葛:在学科建设中,我们非常注意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油气田开发工程,西南石油学院如果与中国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等没有区别的话,那就会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很难评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因此我们的学科发展方向就必须不同于中国石油大学和大庆石油学院等石油高校。北京和大庆主要是研究砂岩油藏,而四川主要是碳酸盐岩油藏,而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我们把主要研究方向定在了碳酸盐岩油藏的研究上。我通过长期探索将渗流力学与开发碳酸盐油气田相结合,提出了为此类油气田开发应用的多重介质渗流模式。同时,我们又根据四川多天然气的特点,把采气作为另一个研究重点,这样形成了我们不同于北方石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发展特点,这也是我们能够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根本原因。

葛家理(左二)陪同上级领导考察实验室

葛家理(右二)访问美国休斯钻头公司

葛家理教授在西南石油学院工作期间获得的部分科技奖励证书

通过科研项目来锻炼培养青年教师

陈:您曾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许多老师至今仍然记得您十分重视帮扶青年教师,比如赵必荣、贾永禄等老师就谈起过您对他们的帮扶。请给我们讲讲您当时的队伍建设理念。

葛:这是一个教育观的问题。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能力。那么要创新光是一个人肯定不行,首先要有一支队伍吧,而队伍建设必须要有特殊的方法,要用任务来推动,参加到科研项目就是很好的做法,就能带动起来。创造性是从哪来的?必须靠实践,包括失败也是实践。老让青年教师去讲课,不去做研究,他就只能讲他曾经学过的那一点,讲不出新东西,怎么能讲好课呢?并且还要在科研中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启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造性人才?我认为首先要有好的品德,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然后是具备一定素质,具备相应的知识;还有愿意为此服务一生的信念。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还有就是实践的能力。我在对赵必荣、赵碧华、贾永禄他们的培养帮助中就是这样考虑的,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思维本身是一种科学,实际上也是一种革命,创新性人才首先就需要思想上的革命,就是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而是要把它看成是有关联的,我对自己也是这么来要求的。所以对青年教师我特别重视这一点。

葛家理教授指导青年教师贾永禄

课题组合影(左起贾永禄、葛家理、赵国珍、杨继盛、赵必荣)

深山里面怎样出神仙

陈:1988年,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石油工业部老领导康世恩在成都金牛宾馆接见了您和绍槐院长、李士伦副院长,他在听取汇报后称赞学院说“深山里面出神仙”,您是怎样看“深山里面出神仙”的?

葛:我觉得康世恩老部长可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到深山沟里办大学,并且还能把学校办好。我认为实际上这是不矛盾的,要会思维,要有创造性,这是一个顶层设计。比如钱学森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叫做用创造性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来思维。复杂性巨系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层次很多,很复杂,但是它跟外面是交换的,有信息的交换,也有物质的交换。我们在南充那个很偏僻很闭塞的地方办学,虽然肯定会比不上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办学那样与外界联系的便利快捷,但并不等于不知道天下事,不知道这个领域该往哪个方向变。我们与国内国外都有很多联系,请了很多学校包括美国很多名校教授到我校来看我们怎么办学,世界银行在考察了很多大学后,1988年确认给我们学校贷款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当然,这要克服很多困难,要付出更大努力。

 

世界银行代表团来我校考察(葛家理在后排左四)

我的一点个人建议

陈:您先后担任两所石油高校的主要领导并负责两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最后请您谈谈对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葛:我认为有件事学校需要更加重视,就是学校的带头人不要老守在成都,要到在整个教育界、科技界有发言权的地方去,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还有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组如果有我们学校的代表性人物,那学校的发展水平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如果没有位置,就会很困难。这个工作学校不是没做,我认为还要加强。这个代表性人物不一定是院士或校长,一定要有人愿意做这种事情。

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设有政策研究室,就是研究发展战略和怎么干的,实际上是智囊团。一个学校也一定要有智囊团。比如,目前在石油高校中有三所大学是一流学科大学,我想这三所大学在学科发展上应该有不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在的特色有两个:第一,它是学术型的,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第二,它是国际性的,在海外有很多硕士点、博士点,有很多合作办学机构。但另外一方面它又有技术人才培养不足的缺陷,近年它在克拉玛依办了一个分校,主要是与油田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我了解不是很多,他们正在和美国的一些大学联合招生,目标是要办能源大学,这就与其他两所大学走的路子完全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总得研究自己与其他两个高校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吧,要研究你这个学校怎么达到全国水平吧。这需要听取各个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的专家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且不能全是学校内部的人。

我还有一个观点,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很重要的,但以前老是把什么东西都放到里面,比如不属于开发的东西也在里面,这到底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呢?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学校参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葛家理教授颁发的纪念牌

葛家理教授获得全国力学学会渗流力学专业组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人物简介】

葛家理,教授。重庆酉阳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石油系。1956年在北京石油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后任四川石油学院讲师,西南石油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石油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专于油气田开发,对厅局级气田开发优分决策、碳酸盐岩储量预报有较深的研究。主编《油气层渗流力学》,合译《试井分析方法》、《现代油藏工程——模拟计算》。1988年调任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

本文已经葛家理教授审阅

上一条:【石大记忆】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访原西南石油学院党委书记赵国珍教授 下一条:【石大记忆】我们学校能够做成一流学校想做的事情——访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良田教授

关闭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照
中共西南石油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
1960年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朱德莅临学院视察
建院之初没有校舍,学院借用当地解放军部队的飞机场空营房作校舍。学生在“飞机坝”学习场景。
老图书馆
首任院长马载同志作《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建校和教学任务》动员报告
首任校长马载和学生一起劳动(右2为马载院长,右1为邓成英老师)
1958年12月10日300多名师生奔赴四川油田参加石油会战
1993年7月,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冒雨到火车站为我校93届赴边学生送行
1960年3月22日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学院
 
 
 
 
Copyright 西南石油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