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长军的办公室角落里一直堆放着几袋煤炭。他说,很早之前就想抽时间带学生们出去野炊,可因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从来没向学生们兑现过这个承诺,感觉很是自责。如今时间越来越长,煤炭也越积越多。但让邹长军安心的是,对于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而言,邹长军依然是他们值得敬重的老师,是“独一无二”的代名词。
“与众不同”,是这个老师的代名词
“学生不喜欢学习,主要的责任在于老师。”邹长军说。这话是不是说反了?邹老师看出记者的疑惑,打了个比方道,“学生喜欢打游戏,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游戏比老师授课的内容更有趣。老师讲课有诱惑力了,学生会不听吗?”
2009级化工院的刘圆回忆说,“邹老师上课虽然严谨,但私下穿着却有些随意,甚至有点‘邋遢’,他就是那么与众不同!”
喜欢课下与学生聊天,喜欢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启发学生,喜欢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这些喜欢,让邹长军与学生真正走到了一起。
在学生心中,邹长军有个“歪理”特别让人印象深刻。“考试通过的学生分为三类,一种是考试作弊的,你不能鄙视他,因为它有小聪明,以后可能有经商头脑;一种是和老师关系好的,你也不能嗤之以鼻,因为他善于交流,以后能从政;还有一种是踏实奋进的,像我这样,可以当老师!”随后邹长军一脸严肃道:“但我绝不支持作弊和套近乎的行为啊!”学生们听后都开怀大笑。
邹长军说,“我只是想鼓励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现在这群孩子都聪明着呢,在我心里都是好学生,哪分什么优劣啊。”
2008级化工院的林鑫在校时是一个聪明但学习不主动的人,常有挂科,大四写毕业论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最后邹长军主动提出带他,鼓励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写出论文,最终林鑫得以顺利毕业。前段时间,邹长军的同事忽然对他说,有位学生在学术论坛上谈到他。邹长军得知是林鑫后,感动不已。
“我因为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做毕业设计时就天天到邹老师办公室去请教。老师经常鼓励我,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林鑫说,“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到邹老师办公室给他鞠躬说‘以后会回来看望老师的’。从那以后,我真的变成了一个勤奋的人。”
“引导创新”,是这个老师的育人原则
“日本留学的一年,让我对国内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感悟。”一提起自己的留学时光,邹长军感叹到,“国外的教学鼓励创新,鼓励在学习中犯错误,虽然如今我们中国教学进步很快,但与之还有很大差距。”
化工院一直奉行培养实践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但邹长军在一次会议上突然提出培养管理型人才。有老师质疑,作为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是否有这个必要?邹长军说;“学生未来能干什么不只在于我们教了什么,更在于他们自己擅长什么。谁说化工院就不能出几个管理人才呢?”
2009级化工院的周露说道,“邹老师一直认为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要多交流和反馈,这样我们的一些创新思维就会不经意的说出来。”
邹长军一直强调,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2006级的马珂,如今已任绵阳某石油公司总经理助理,上学期间专业成绩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在做毕业设计时,邹老师鼓励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制作“化工过程与设计”为主题的毕业设计。马珂觉得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挂20多科的学生,老师还如此信任,因此备受鼓舞。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困了就在实验室休息一会,最后由flash做出的动态流程让老师们惊讶得合不拢嘴!
对此,邹长军很兴奋。“同学们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否则就是对天赋的浪费!”
“人要适应大环境,不能太偏激。看问题的时候要往阳光的方向看,这样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看问题的角度发生改变,人生都会发生改变。”邹长军说。
“担当责任”,是这个老师的为人要求
“一个好老师既要有学问,又要有爱心和心胸。有学问才能指引学生,引导学生,积累新知识,增强知识迁移性;有心胸则能改变学生,认可学生,鼓励学生!”
邹长军提到他最重视的就是他的学生,为此他的爱人都开玩笑的说他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已经把家当成旅馆了。可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感,做事要对得起良心,不愧对于人。
当别的老师身体不适或有事情不能上课时,邹长军总是去代课。他自己也说“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耽误学生的课程,否则他认为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过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管得太多了!”邹长军笑着说。
有个女学生,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由于学习刻苦,性格内向,邹长军对她格外照顾。女孩大三时找了一个男朋友,邹长军见过后总害怕这个男生没有责任心,女孩知道后有点不高兴。邹长军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管多了。女孩毕业后与邹长军电话联系,邹长军笑称不疼她了,现在只疼家里的小公主,女孩顿时很失落,她说,“邹老师,我一直把你当做自己的父亲!”
在谈到自己以后的梦想时,邹长军笑着说:“退休后依然有很多学生来看看我这个‘糟老头’,那就是我的梦想了。当然,遇到困难也能找我,因为老师永远都是学生们坚实的后盾!"(侯卿 李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