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王兵受命负责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在专业停办多年的情况下,王兵率领团队苦心经营10年,该专业成功申报省级特色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依托该专业建成了中国石油HSE(健康、安全、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申请到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一系列成功,如果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没有大量的付出,是难以做到的。今天不谈这些,只谈点王兵与学生的小故事。
为师,编织五彩斑斓的生动课堂
“王老师的课,没人敢打瞌睡,他的要求特别严,课堂严,作业严,毕业设计也严格。有的同学很怕他。”面对记者的采访,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王兵主讲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工原理等本科生课程,课堂秩序非常好。如果真有学生打瞌睡,王兵会把他叫醒,让他出去洗把脸再来。
光靠严厉未必能把学生的心留住,想让学生听进去,还要讲得生动,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
王老师讲的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那是学生的饭碗课。他说:“照本宣科,念PPT,岂不误人子弟。要站稳讲台,内功很重要,精彩的课堂得有大量的准备。”
老师有没有水平,一听就知道。夏韬去年考上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化工原理这门课他原来没有学过,要跟本科生一起修读。他说:“王老师的知识面非常广,一些简单原理,听起来比较抽象,老师往往会引入许多工程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王兵说:“教材只是一个线索。”《水污染控制工程》这本教材讲的是城市污水处理,他把科研案例引进课堂,与学生一起讨论“钻井废液处理问题”、“油田注水水质处理的原理与操作问题”等,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了专业特色。
“沉降分离”公式是经过简化的,实际生活远比这个公式复杂得多。课后,王兵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观察。学生发现,液体中的颗粒有棱角、分布不均、大小不等。他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把这些复杂的因素考虑进去,否则不能获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王兵以教材为经,以科研案例、工程实践、参考资料为纬,编织出五彩斑斓的生动课堂,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搏击,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他说对学生说:“图书馆是同学们应该经常去的地方。”每上一门课,都会给学生推荐很多课外参考书,让学生去编织未来的梦。
为友,与学生没有心理情感距离
王兵心里始终装着学生
2008、2009级还在南充校区的时候,他从新都过去,与学生畅谈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畅谈专业前景。他说:“学生不了解专业怎么能喜欢专业、学好专业?”他跟学生谈了很多,坚定了学生学好专业的信心。“先有为,后有位,同学们今后在事业中、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取决于今天的努力。”这是王兵在2008级专业教育座谈会上说的一句话。高琳告诉记者:“从大一到大四,王老师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王兵认为,传道、授业与解惑是不开的。比如,到了大四时,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有的学生很纠结。他与学生座谈,不是笼而统之地说考研好或就业好,而是帮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专业兴趣、院校意向、家庭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合理的选择。
学生有啥事爱找王老师,不管是在办公室、实验室,还是打电话,他都会耐心地听,耐心地讲。“我们也不知道他忙不忙,反正找他的时候,他都没有拒绝过。”环境工程2008级的曾扬说,“我在复习考研的时候,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多次打电话向王老师请教,他总是耐心地告诉我要注意哪些哪些问题,让人豁然开朗。”
他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心上,多少学生签了就业协议,多少没有签,他都心中有数。赵娟告诉记者:“王老师并不是把学生推销出去了事,而是根据学生和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最近,王兵得知大港油田科远公司来校招聘时,他认为赵娟比较适合,他也知道赵娟想去天津那边,于是通过班干部通知赵娟前去应聘。
“你们怕不怕王老师?”记者在电话里顺便问了一句。赵娟说:“我们不怕他,虽然上课要求特别严,但王老师其实非常亲切,可以说他和我们在心理上、情感上没有距离,同学们在他面前不会感到拘束。”
环境工程2003级的潘鹏,有点艺术细胞,英语特棒,课余曾在成都一家网络电台当播音员,因而耽误了课程。王兵找他了解情况后,肯定了他的爱好,并要求他把落下的课补起来,有时会提前把教案给他看,提前布置作业,有时则单独给他补课,补完了师生二人才一起出去吃饭。说起王老师,电话那头的潘鹏滔滔不绝:“我和王老师亦师亦友,成了忘年交。”
他的故事远不止这些。班级QQ群,有王老师的身影;毕业晚会,有王老师动人的歌喉,那是浑厚的男中音;篮球场,有王老师与同学们拼抢的情景;课间休息,他和学生拉家常,关切地询问学生的父母、家庭情况。
6月25日晚,王兵到寝室为2008级毕业生送行,师生们相谈甚欢,末了,同学们给他颁发了一张聘书,聘他为“终身男保姆”。(向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