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学院)成立于2010年,由原马列教研室、社会科学部发展而来。学院主要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2019年入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以省级教学团队为核心,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与学科结构均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85%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院拥有全国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建设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1个、全国教指委分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1人、全国高校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影响力提名人物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 自2021年,学院开始招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9人。学院自2006年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现有全日制在读研究生242人。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评估结果为C+。 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拥有四川省能源安全与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儒学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四川省能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四川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论基地,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川籍革命家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中心。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目前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2000年以来,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首届高校思政课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四川省思政课“精彩一课”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门多媒体课件入选教育部精彩课件,1门微课获全国微课比赛三等奖,1位教师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中获评“设计之星”。 近年来,学院科研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以来,共获得14项国家社科基金、20项教育部社科基金等80余项省级及以上纵向课题,在《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共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9项,其中二等奖1项,教育厅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共有10余人次在四川省哲学学会、四川省政治学会、四川省党史学会、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四川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四川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会、四川省朱熹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和教学研究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近年来,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版》和学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持续强化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充分体现能源文化特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据更新时间2023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