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何舒骏:2021-10-12《精神现象学》序言导读

    发布日期:2021-10-19 作者:夏昕怡    编辑:何舒骏    审核:高国良    点击:[]

    何舒骏:2021-10-12《精神现象学》序言导读


    日期:2021-10-12

    地点:思学楼D507

    时间:19:00-21:20

    领读人:何舒骏

    撰稿人:夏昕怡

    主题:《精神现象学》序言

    10月12日,弘毅沙龙读书会本学期第五次导读由何舒骏老师领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本次导读主要就《精神现象学》序言第4-5页的内容中关于真理、意识和存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何老师首先说道,文中所指的近代出现的表象态度,由此引出了近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意识内容的超越性问题。事情本身与头脑中的观念的同一性如何能够被证明?近代教养的开端对此的回应是:直观以其直接的统一性是对二元论的认识论模型的一个自明的反对。一个间接的东西,就它尚待奠基而言,总是可以被怀疑的,但直接的被给予性则无法再被质疑,比如疼痛感受的直接性。

    潘老师对此补充道,马克思的真理观念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但康德与马克思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即客体)进入人的头脑之后,已经经过人的头脑的加工,并无法验证对客体的认识就是真正正确的认识,客观规律超出人的认知,是对象(客体)在适合人类,不是人去适合对象(客体)。

    随后老师们就直观问题展开讨论。潘老师指出,雅可比的直观是理智直观,跟马克思的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不同,他认为存在与意识平行,各为一维;柏拉图则认为一切感性直观同时是理性直观;胡塞尔认为人虽然区分了主体和客体,实际二者是分不开的,是超越了主客体关系的,这是二元认知模式。何老师说道,理智直观和绝对直观,实际上是同一个直观活动的两个自身区分的环节。

    何老师指出,文中“因此,对这种矛盾做一个说明,似乎不是多余的;即使这个说明在这里无非与它自己所反对的东西同样只能是一个保证也罢”这句论述,表明黑格尔在反对一种哲学态度,这种态度被称为理智直观或绝对的感觉,但黑格尔自知这个反对在序言中只能是一个现象对另一个现象的反对:因为这里的反对还不是一个证明,而真理是只能在一个严格的体系中才得到证明的东西。

    最后,老师们还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作为哲学的入门书籍,这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参会老师:崔发展、潘建屯、任重远、高国良、彭雪华、郑超、谢震、卢思熙、李建楠、杨伊、郭玉秀、向楠

    参会学生:杨宇思、夏昕怡、沈怡然、姚志森、扈帅军、廖璐、胡怡然、周丽、王凯宗、王影、廖静、何佳、郑志强、王洪飞、黄宇航、李香燕、鄢若云、王桢、马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