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到2019年,从23岁到57岁,向发全在我校党委宣传部工作34年,部长换了八任,老同事换完,先后从事校报编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其中从事新闻宣传25年。34年籍籍无名,只是一颗小小标点符号。
向发全青年时期工作情景
慢慢融入西南石大
1985年,向发全从兰州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党委宣传部从事校报编辑,与他的教师之梦相去甚远,由此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工作没激情,没快乐。
虽然不是教师,但向发全心里有一种教师情结,喜欢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说乐此不疲。这看起来非常矛盾,就在这矛盾中,他渐渐爱上了自己的工作,慢慢融入这所学校。上世纪90年代,开发系廖志敏、机械系姚仕文、邓海燕、管理工程系郭望等几名经他帮助过的学生毕业时走进了新闻单位,让他有了成就感。几年前,他推荐、指导地科院毕业生张凌志、机电院毕业生王静参加《胜利石油报》招聘面试并被录取,感到非常快乐。
当初,宣传部只有两个科级编制。1999年,为解决他的待遇问题,让他换了个岗位晋升副科级;2002年晋升正科级时,向发全已经40岁;2006年又回到原来的岗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
采访老书记张永一
1996年之后的20多年里,陆续诞生了校园网、微博、微信,加之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服务对象成倍增长,校报改为大报,由此带来工作量的成倍增长,而部门编制却并未增加,晚上、周末写稿和编发新闻成为工作常态。
向发全担任新闻中心主任时已经44岁,每周的任务是他在安排,干得最多的却是他自己。即便是他51岁不再担任此职务,照样打头阵,对部门年轻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向发全加入《西南石油大学史》编写组和《石大记忆·甲子春秋》书稿采写组,多数时候熬到深夜12点,有时凌晨1点,2018年元旦、五一、端午、暑假、中秋,没有休息一天,国庆仅休息两天。2019年,他又加入《石大史话》编写组并担当主力。
熬夜
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2008年以来。向发全先后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学校五个版本宣传片(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18版)的制作。2017年12月,在赶写校史的忙碌中,接到制作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VCR的任务,只给了他十几天时间,在只拍摄极少量新镜头的情况下,用老素材剪出了一部6分半钟的视频,在推进会播放后得到大家的赞赏。2018年3月,接到制作一部微视频用于首届教职工荣休典礼的任务,也只给了他十几天时间,他在周末完成了脚本,与网信中心共同制作了微视频《一路有你》,在荣休典礼上感动众人。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有时熬到半夜一两点甚至通宵。
采访老院长张绍槐
2011年元旦,新闻网崩溃,重建的任务自然落到这位新闻中心主任身上。2013年、2016年,承担了学校门户网站两次改版的任务,2017年又承担了学校英文网站的建设任务,以及审核评估网站、60周年校庆网站界面设计的组织工作,2019年,又主动请缨对新闻网进行改版。
2016年门户网站改版是为适应各类大学排行体系的需要。向发全反复构思各级栏目设置,数易其稿。在程序设计期间,抓紧时间到相关部门搜集材料,加班加点对文字、图片、数据进行梳理、归类、编写和核对,做到准确可靠,不敢稍有马虎;上线测试时,反反复复浏览所有网页,查找问题,数不清的链接都要依次点几遍,不敢稍有懈怠,不放过一个死角。其间,没有一天不熬夜的。
向发全不懂英语却承担了英文网站的建设任务,并且要求15天完成。毫无经验的他,借助网络翻译词典,把北大、清华、川大、上海交大、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英文网查了个底朝天,通过对比分析,基本摸清了大学英文网站的栏目设置。在网信中心做程序设计时,他加班加点完成了中文材料的编写和整理,再组织翻译。测试版上线后,又把所有链接依次点好几遍。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工作,英文网站按时上线。
做宣传片,他不会摄像,不会剪辑;做网站,他不会设计、不会编程。但他所负责的环节,却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心血。向发全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一切,无怨无悔。
向发全经常对部门年轻人说,职业与专业有很大的差别,在人的职业生涯中,专业知识只占职业所需的很少一部分,许多工作需要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的获得,并非再去学一门或几门专业,而是要长期学习和积累,更重要的是“用心用情用智慧”。
与老领导老同事合影
与学校有着深厚感情
向发全在这里度过了青春,与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进入“双bai之年(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那个年终总结会上,他心生感慨:“西南石油大学是教职工托付终身之处所。老之将至,要好好守住这个家,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学校好,大家才会真的好。”
为石工院开设新闻写作讲座
西南石油大学一个甲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
他说,教师们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创造了许多优秀成果,推动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和他们相比,我能力有限,做不了大事,只能做小事。学校需要有人做大事,也需要有人做小事,把每件小事做好,也能积累成大事。”
“其实像我这样的标点符号一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原本有自己的专业,一旦从事管理服务,专业就丢掉了,学术上再难出成果,他们爱这个学校。”
是的,在我们西南石油大学办学60多年来,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贡献,有的人就像一颗标点符号那样微不足道,但却不可或缺。
在首届教职工“飞翔奖”颁奖典礼上,向发全用两首诗来表达他与学校的感情。第一首《献给SWPU》:离开我,你还是你\离开你,我却不是我\因为\我是一颗小小的标点\你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第二首《好大一棵树》:如果\西南石大是棵树\我们就是一片片树叶\大树提供滋养\树叶奉献光热\谁也离不开谁\\冬去春来\树叶黄了又绿了\大树又长出了新的年轮\当我们像树叶那样\奉献了所有光热落到地上\就成了这颗树。
这两首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包括了向发全在内所有西南石大人与学校的感情。(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