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栏目名称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余嘉顺教授来到《地学专家讲坛》讲学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9日          作者:         编辑:管理员         审核:         点击:[]
5月17日晚,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地科院和科研处主办,校研究生会和地科院研究生分会承办的“地学专家讲坛”第30期在思学楼A114开讲。来自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余嘉顺教授以汶川大地震、芦山大地震及Christchurch大地震为例,就地震灾害与安全防御做了介绍。
余嘉顺主要从备受关注的大地震、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科学历史与当前发展状况、新西兰地震及地质构造及如何防震六个方面做了主要介绍。
余嘉顺教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尼泊尔、福岛大地震以及印尼大地震,随后分享了自己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地震科学考察经历,并向我们展示了他在映秀、八角庙、虹口、北川及白鹿镇等地考察成果,谈到了自己对于汶川大地震的七点认识。
余嘉顺教授说道,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断层,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展示了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地震的破裂过程。接着,余嘉顺教授谈到了地震的震级与烈度,列出了详细的地震烈度表,并就地震气象现象——地震云论及了自己的理解。
余嘉顺教授谈到地震科学历史与当前发展状况,展示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详细地介绍了候风地动仪可能的工作原理及地动仪与地震仪的区别,并就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政治伦理学等全方位角度探讨了“地震能否被预测”。
最后,余嘉顺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新西兰地震及地质构造,对于如何防震,余嘉顺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建筑物要有好的选址,尽量避开断层;要有好的规划设计;要有好的建筑物设计;若处于地震频发带,个人与家庭应随时做好水源存储,干电池收音机等准备。(文\马荣龙 图\唐椿)

上一条:第二届“诤讼杯”决赛火力全开 下一条:“经视讲坛”第七期:雅思和托福等国际性英语考试对当代大学生的实用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