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安岳文化长廊”实践队前往安岳县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到,安岳县的石窟遍布69个乡镇,数量超过十万尊,但是分布零散,给安岳石刻的保护带来不小的困难。目前资阳市已经开始着手立法保护安岳石窟。与此同时,一份《安岳石窟综合保护利用规划》方案已由同济大学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初步编写完成,目前已进入送审阶段。
另一方面,安岳石刻和其他非物质技艺一样正在面临着重大的问题。队员们在参观了安岳石刻典型代表明觉洞,走访了许多石刻匠人后发现,现如今安岳石刻之所以开始走向衰落,是因为工匠技艺开始走下坡路,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安岳石刻工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无人愿学,后继乏人。因此,寻找后继者成了发扬安岳石刻的当务之急。
“安岳文化长廊”实践队队员邓芷琪在结束时说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担,积极宣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土建院“安岳文化长廊”实践队供稿,谭棋文/文,陈果 刘帆/图)

石刻文献

石刻一

石刻二

队员采访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