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独立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培育形成的,体现了“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基本内涵。红岩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9年8月7日,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重走革命建设改革路,勇担时代复兴中国任”暑期实践队一行抵达重庆,展开了他们的红岩之旅。在重庆,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调研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三峡博物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等地,深入了解激励了解红岩革命精神。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指导老师吴放引领我们深入学习,感受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斗志,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以及共产党人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脑海中一幕幕画面闪过,在艰苦的牢狱生活面前,他们不消沉;在严酷的刑罚面前,他们不屈服;在金钱的引诱面前,他们不动心,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用不屈的行动表现出革命者应有的气节和尊严。

团队成员认真倾听指导老师讲革命故事
之后,实践队一行前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实践队员彷佛亲眼看到了抗战时期的重庆,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雄,还有他们留下的光辉事迹,都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以及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和牺牲。参观途中,实践队员刘婷讲到:“我看到了大量当时的照片、衣物、书信,无一不刻画出当时抗战的艰苦,更让我觉得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加应该珍惜实践,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队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合影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去往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旧址、歌乐山烈士陵园,关押在这里的烈士,普遍年龄都在二十几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有拯救中国的理想,但是却被关押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即使这样,也无法打压他们心中的理想,依旧为我们写下了流传后世的诗歌!
如今,重读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我们有着和革命烈士相仿的年纪,幸运的是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我们的祖国也在日益强大,但是我们应该铭记革命烈士为我们所做的牺牲,尽自己所能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实践队员孙祎玮有感而发!(土建院“重走革命建设改革路,勇担时代复兴中国任”实践队供稿,文图/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