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燃教育,创新引领未来。11月21日下午,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打造的“创新者说×成都”城市本地教学创新社群活动在西南石油大学双创大楼B205圆满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川渝地区的17所高校中不同学科专业的50多名教师参会,围绕“如何面向未来进行教学创新”这一主题煮茶论道,共叙教学创新中的点点滴滴。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红钧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第六届、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红勇教授进行召集并主持。
图1 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红钧致辞
会议首先连线了、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他介绍了举办“创新者说”系列活动的初衷和意义,希望激励更多教师保持激情、勇于冒险、持之以恒进行教学创新,同时重点解释了教学创新中的“钻石模型”,即从目标、活动、内容、场景、考核五个方面重构教学过程,让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图2 与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教授进行时空连线
在主题分享环节,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余娟老师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实践,她以《旅游策划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策划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学生跨界协同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能力,支持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郑姣老师分享了非遗传创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创新设计,她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实施进阶式教学、多种考核形式和校企联合培养,助力学生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链条,实现知识、技能、文化的全面发展。刘红勇教授分享了“钻石模型”在教学创新中的应用,表示教学目标需要具象化,并以工程伦理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目标和为实现高阶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活动,重点阐述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中,承接特定学习活动上的教学内容需要重构,但内容重构本身不再直接成为目标,而是作为实现高间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这也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她还结合自身参加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经历,介绍了大赛的历史、今年比赛的新变化及参赛注意事项。
图3 四川师范大学余娟老师进行现场分享
图4 四川师范大学郑姣老师进行现场分享
图5 西南石油大学刘红勇老师进行现场分享
圆桌会议分为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场景、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等主题,老师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入座。参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纷纷畅所欲言、积极参加讨论。讨论结束后,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李延美、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王东,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师钟声、卢虹林,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浚淋等代表小组就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创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进行价值观引导,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协作能力,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育等话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内容分享。3个多小时的讨论激发了每位参会教师心中教学创新的火花,并让这些火花在交流合作中迸发出了更耀眼的光芒。
图6 参会老师进行圆桌讨论(1)
据了解,“创新者说”是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打造、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的以城市为活动范围的教育创新者社群,为对教育创新感兴趣的高校学者、教师提供了对话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本次“创新者说×成都”线下活动还带领参会教师参观了西南石油大学海底掘冰研究基地,为教师们深入了解前沿科技、感受创新魅力、拓展教学视野、积累教学素材提供了珍贵的学习机会,获得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图7 参观西南石油大学海底掘冰研究基地
图8 参会老师集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