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安澜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莉老师指导下,把石油精神融入大思政,形成具有地域特色、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涵盖“现实热度、理论深度、视野广度、历史厚度、思想锐度、情感温度”的“六度”大思政育人体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46次,受众11920余人。
实践团和四川省水利厅、新都区街道办事处、新都区教育局、青羊区草堂街道办事处等政府部门先后合作开展相关志愿活动,经常深入社区,足迹遍布香城学府、福元社区、普河社区、兴乐社区、正因社区等居民社区,组织“德法安澜进社区品牌活动”87次。志愿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法律知识趣味问答、案例解读、手势舞和艺术创作等,其中案例解读这一活动颇受好评。
在微电影拍摄方面,实践团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把握时代风向,打造微电影思政课品牌,完成微电影近500余部,其中杨莉老师指导并参演的微电影《无名》,荣获2023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一等奖。
实践团深入中小学,开展各类德法课,并以“防凌护花,青春同行”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影子》,为新都一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德法课,启示学生应对校园霸凌的正确之道,呵护祖国之花蕾健康盛放。
在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中,实践团开展了“寒暑假大学生美丽中国行—德法安澜在实践”长期特色主题活动,组织青年学子近2000人次奔赴全国各地,聚焦行业、时代、地域三特色,开展了理论宣讲、国情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
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成都输气作业区、隆昌气矿纪念馆、川中油气矿历史展览馆等地,实践团重温石油精神,探访红色印记,用行动弘扬石油精神。
在山西汾西县和四川甘孜州,实践团分别开展了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对网络暴力”和“科技守卫数字未来”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积极为当地村民进行主题宣讲科普。2024年春季学期末,实践团组建了六支队伍,前往不同的实践地进行考察,其中草堂社区“德法童行,行川致远”实践队被评为双创校重点团队,更肩负着乡村振兴的使命和秉持着石油精神,圆满完成任务。“普话相通,彝汉情同”实践队肩负乡村振兴与关爱儿童的使命,成功入选共青团中央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两项三下乡实践重要项目。
在马院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开拓了“承中华文化,扬中国精神”行走的思政课系列社会活动,挖掘各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主题宣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重要精神指示。
在活动竞赛方面,实践团在“马研杯”中入围国赛,在“我心中的思政课”活动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在“志愿石大”中获得三等奖,在“西南石油大学首届一站式社区项目”中成功结项,在“进德修业”项目中成功校级立项,在“励志强能”主题活动征集中成功立项,在“德法童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入围省赛……共计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6项,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荣誉35项,校级奖项65项,成果颇丰。
实践团累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教育导报等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深度报道逾300篇,总浏览量逾600万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实践团指导教师杨莉说:“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德法安澜实践团真正做到了用脚步实现青春理想,用心传播青年德法之声。实践团将继续跟随马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砥砺前行,始终如一。”
实践团第一次会议
学生线下大思政课
实践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师生深入社区现场调研
实践团手势舞表演
微电影颁奖典礼现场
新都一中研学活动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现场
实践团理论宣讲
实践团“传承”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团“石油”主题实践
“德法童行”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
实践团参观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