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正文

【看基层】这堂课能让毕业生少走弯路
来源:宣传部 评估处   作者:向发全 胡亚梅  编辑:向发全 终审:新闻中心  审核:付玉 曹正    日期:2022-06-06  访问:

“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明白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感谢老师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5月30日,“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同学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是专业大课,更是人生大课,以前没有过,以后会多起来。


教学设计:目标导向 场景代入

这堂课全称是“毕业生专业素质测评暨师生座谈会”,酝酿已久。

近几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使教师们获得很多启发,举办这堂大课是老师们逐步形成的一个共识。今年4月,本科教学评估与督导专家委员会、教学评估处就开始为这堂课做准备,并决定在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2022届试点。

青小渠副教授既是自动化专业教师,又是学校评估督导委副主任、评学专项组组长,曾长期在企业工作,熟悉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流程和企业需求。因此,在自动化专业试点最合适。

这堂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专家们认为,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面临着环境适应、岗位选择、集体融入、人际沟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考验,而社会往往默认毕业生具有这样的能力。这堂课就是要解决学生毕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把课程目标从面向专业知识的“工具性目标”转变为面向社会的“人本性目标”,让毕业生适应国家、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专业课教师杨青认为,我们希望通过“最后一堂课”让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够充分认识工程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明白积极探索新知和适应发展的重要性,为他们架起一座学校通向社会的桥梁。

青小渠老师承担了“最后一堂课”设计任务。根据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OBE理念,确定先进行毕业生专业素质测试,再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就测试中的问题与毕业生交流,回答学生疑问。他向中石化、中石油所属企业进行了一番调查,设计出与12个场景相关的问题,找了6个毕业生试做之后再修改,经评估督导委和教学评估处讨论修改后定稿。这是一份目标导向+场景代入的测试题。


教学过程:填写问卷 座谈交流

5月30日,自动化专业2022届138名毕业生来到明理楼智慧教室,评估督导专家蔡正旗、青小渠、唐海、田继东,专业教师杨青、张喆,电信院副院长蒋林,教学评估处工作人员等也来到教室。师生们将在这里举行一堂专业大课、人生大课。

同学们手机扫码,首先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亲爱的同学,你将完成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测试,其中的场景你可能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希望这个测试是轻松而又严肃的,将激发你对新旅程的憧憬和思考,也寄希望你的作答,为我们改进对师弟师妹的教学提供帮助。”这文字新鲜、亲切、感人。

题目大致是这样的:公司总部在城市,把你安排到偏远地区你怎么想?旁边办公桌布满灰尘,墙角有垃圾,你扫不扫?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有同事要你帮他值班,是同意还是拒绝?跟工人师傅一起参加维护检修时,最应该关注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你起草一个“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的论证报告,你将如何完成?总共12道题,有单选、多选、排序、填空,大部分题都设置了开放性回答。

题不多,但场景描述、问题与选项设计、开场白与结束语加起来有5300多字。结束语是这样说的:“母校将会一直关注你的成长。希望你常回母校看看,美丽的校园随时期待你回来。祝你前程似锦!”设计者的匠心和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一小时左右答完,统计结果也出来了。接下来的座谈把这堂课引入高潮。

同学们分成7个小组在7间智慧教室与老师们倾心交流,吐露肺腑。座谈之前,老师们开了个碰头会。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对同样的问题应该有比较一致解释,而对于工程技术问题要有更严谨的回答。很多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但能分辨出毕业生水平的高低,老师要给出正确的引导。

例如第6题“当与工人师傅一起参加维护检修时,最应该关注什么,做些什么?”杨青老师说,最优选项是“提前熟悉系统图纸和技术资料,带着问题到现场”,因为该选项有利于培养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聆听老师对题目的解释后,同学们还有很多话问老师。

谭云泽同学问:“如果有同事找我帮忙,但我不喜欢他,我该拒绝还是同意?”唐海老师说:“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应该帮助。因为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要正确看待‘吃亏’,与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沟通,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如果岗位不适合我,想跳槽,接下来我该怎么做?”杨青老师说:“岗位适合不适合,不能轻易做出决定,要充分了解。所有岗位都是能锻炼人的,经过一翻历练你才知道适合不适合。要跳槽的话,接收单位是要看能力的,不建议频繁跳槽。”

“刚工作资历浅,劳动成果被人占用,我该怎么办?”“师傅对我不负责,工作上没有人指导我,我该怎么办?”“科室领导在工作和奖金分配上不公平,我该怎么办?”“刚工作,工资刚够生活费,无力给同事红白喜事随份子,我怎么办?”这些问题,老师们给予了真诚的回答。


课后延伸:继续探索 逐步推广

这堂课结束之际,毕业生们纷纷表示,“测试之前,我没有想过刚参加工作时会遇到这些问题,老师的解释让我们感到这些问题太重要了”,“这堂课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怎样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复杂的工程问题”,“老师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许多道理,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可以少碰壁,少走一些弯路”。廖鹏同学则建议这种问卷测试在全校推广,帮助学弟学妹更好地成长。

青小渠老师认为,这次测试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引导性,能增强学生的非技术意识,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工作,也有利于学校、学院和专业教师反思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促进改进和提升。

教学评估处副处长付玉表示,本科教学评估与督导专家委员会、电气信息学院、专业教师对试点非常重视,付出了很多劳动。这次试点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完善,逐步在全校推广,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说明: 微信图片_202205301458141

问卷测试前老师进行宣讲动员

说明: 9ceea90b299d20eee73ea3b1697addb

毕业生手机扫码答题

说明: 微信图片_2022053014581411

老师对答题结果进行分析

说明: origin_img_v2_ecaffed8-e2b8-44ba-8cc6-ad5841b5ad5g

师生座谈交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