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正文

我校四项科研新成果通过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的评审
来源:石工院   作者:王莎  编辑:向发全  审核:李勇明    日期:2020-05-20  访问:

5月16日,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牵头对我校近期完成的四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评价委员会认为各项成果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午,由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教授、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胡勇教授级高工、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刘正中教授级高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郑有成教授级高工、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韩烈祥教授级高工、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蒋祖军教授级高工、中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毕建霞教授级高工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郭平教授负责的“深层高压裂缝性气藏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李海涛教授负责的“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分簇射孔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了评审。

下午,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刘宝珺院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孙金声院士、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教授、四川省石油学会胥永杰教授级高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郑有成教授级高工、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韩烈祥教授级高工、中石化西南工程公司周跃云教授级高工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朱红钧教授负责的“高温高压气井井筒完整性研究及应用”、李皋教授负责的“油气田钻完井量化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评审。

两个评价委员会分别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审阅了项目的研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应用及推广情况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评价委员会给出的四份成果评价意见均载明: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深层高压裂缝性气藏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发明了一种新型裂缝岩心制作方法、实验测试方法,攻克了技术瓶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分簇射孔关键技术与应用”针对国外垄断现状,开展了理论、方法、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工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全面替代进口,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高温高压气井井筒完整性研究及应用”针对我国高温高压井筒完整性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制定了一套安全评估与完整性管理的企业标准,有效指导了井筒完整性设计与风险管控,降低了气井开采作业风险,效益显著。“油气田钻完井关键技术适应性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针对复杂地质目标钻完井技术难题,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为元坝和龙岗钻井提速、塔里木迪北2000亿方地质储量发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两场评价会分别由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程劲、副所长高力主持。科研处副处长赖南君、石工院副院长李勇明、各项目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上午是现场会,下午是现场+视频会。


评价会情景

(石工院  王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