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自3月2日线上开学以来,每天早上6点45分,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表演专业近300名学生在“钉钉”APP平台,以“云晨练”的方式开启他们新的一天,训练全程进行视频记录监督,堪称“硬核”。

艺术学院学生在家进行“云晨练”
“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与核心专业课紧密贴合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晨练一直是播音专业、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训练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学生助教团及学生三方保持相对密切的沟通与交流,既要保证晨练内容紧跟核心专业课程进度,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展开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因此面对面线下指导练习无疑是最有效的。但疫情当前,能不能大胆创新,将晨练从线下转到线上?

艺术学院学生在家进行“云晨练”
播音教研室负责晨练课程的窦浩、关航、赵邦宇三位青年教师经过认真商讨,最终决定以“云晨练”的方式开展晨练工作,即在“钉钉”APP中的PC端移动端进行视频和音频互动,教师负责进行在线训练内容计划发布,助教团成员负责分班组织监督同学们在线训练,通过在线指导与答疑帮助学生完成线上晨练。

艺术学院学生在家进行“云晨练”
为了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开学前两周,任课教师组织助教团学生骨干推进了软件测试、组建群组、落实任务、制定应急预案等工作。开学前一周,学生助教团分班为同学们进行了在线工具使用培训。

艺术学院学生在家进行“云晨练”
2月28日早上6点30分,在学院三位教师的组织管理及学院学生助教团的具体实施下,首日“云晨练”平台功能测试暨2020年春季学期晨练动员大会在“钉钉”APP平台如期举行,近300位同学同时在线,训前讲话、训后总结一样不落。

艺术学院学生在家进行“云晨练”
从首日测试的情况来看,“云晨练”应用平台播出顺畅、功能齐备,完全能保障晨练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同学们状态积极,能够主动完成“云晨练”中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虽说训练效果不及和线下教学,但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精神令人欣慰。

艺术学院学生们在家开展“云晨练”
目前,“云晨练”已经执行一周有余,教学推进有序,管理科学有效。“播音中国”微信公众号以《播音生想念课堂了?那就从“云早功”开始吧》为题,对我校硬核“云晨练”进行了专题报道。
线上教学启动以来,为了尽可能确保线上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艺术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专项工作小组,科学制定和执行了1-4周行课方案和教学质量监测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在线教学组织实施、技术支持、质量监控、学习支持服务等。针对艺术类课程对实践性互动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学院坚持分类施策,根据课程属性的不同,按理论课、理论+实验(实践)课、独立实践课分别提出教学要求,确保在线授课效果。(艺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