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我校“金牌教练”李玲娜如约来到思学楼B110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建模讲座,此次讲座主题是历年建模真题分析与优秀论文指导赏析。近200位数学建模爱好者聆听了本次讲座。
开篇,李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现了“一位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从大学一年级的意气风发到毕业三年后的没落颓废,这样一个原本有几分惨痛的事实,李老师却以诙谐的方式提醒大家,可以见出李老师其实用心良苦。同学们在好笑的同时也不能不深思——大学四年该如何培养自己。李老师提醒道:在大学毕业后,不仅要拿到文凭,更应具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同学们要尽快确立自己的目标,找准定位,提前积累经验。李老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规划课。
看来李老师除了指导数学建模外,她还是一个为别人引路的人生导师。随着李老师的指引,终于进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数学建模真题解析。
借用“数学建模绝对是自我提高的最好选择”这个话题,李老师着实巧妙地来了一个180°的转折,一下子从给大学生谈人生规划的“父母”转而成为一个给学生讲数学建模的老师来了。接下来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数学建模的历年真题,她第一个就说到了“太阳影子定位”这个2015年的国赛A题,李老师打了个比方:“假如这里有一棵竹子,当太阳位置变化时(李老师后又补充道:其实是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竹子的影子是不是也会跟着变化啊?那么我们如果对不同时刻竹子的影子进行拍照,对影子的位置和照相的位置进行分析,是不是可以反映出太阳的位置呢?”李老师以几句简单的话其实就讲了一个数学思想,这样一个模型看似简单,但其实真正做起来并应用于实际也许并不简单。李老师着重讲了数学思想,其中其实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之后李老师又根据几个案例做了分析,逐个讲解怎样入手,并提醒同学们在建模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大量资料可以在校图书馆查阅。然后对于本校学生怎样获取参赛资格,李老师也以流程图展现出来。对于组队三人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数学知识储备、画图排版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分工李老师也有明确指示,特别是关于建模论文写作做了重点讲解。首先总体展现了论文结构和布局,文中首要突出问题、方法、模型、算法、结论、特色,然后结合2002年B题摘要的可取和不可取之处细致讲解如何写好摘要以及提醒摘要最好控制在一页以内。关于论文主体在15-20页最佳,做到主体鲜明、结构完整、复杂公式推论放附页以及尽量用专业术语来表达。
讲座快要结束时,李老师将一篇优秀建模论文分成简要的模块,让同学直观地了解问题描述、问题分析以及模型假设等等的排版位置。最后李老师将评阅老师评分大致标准给同学们展示,并给出了11条特别注意以提醒同学避免问题的发生。最后李老师鼓励大家参加数学建模,她说很多同学认为自己能力还不够就不参加,其实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力已经够到可以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尝试比完全不接触的好,接触之后从中也会学到不少东西。
整场活动历时两小时左右,李玲娜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讲解以及严谨的思维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特色鲜明的方式既给大家带来了数学建模的精华,又给大家做了回“指路明灯”。李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浓缩在了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文/王晓慧 图/周辉)

李玲娜老师在为大家认真讲解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