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揭晓我校获一等奖三项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11月14日公布了2016年“华为杯”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结果,我校获奖2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是我校参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32个省、市、区的432所高校和全国各研究院所在内的8872队研究生成功参赛,其中博士生1500多名。按竞赛规则,各参赛队在接到题目后100小时内完成建模和求解,据此撰写成论文提交组委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特邀专家教授365人经过网上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一个半月的评审,对这8872篇论文进行网上评审和集中评审,最后评选出一等奖150队(获奖比例为1.69%),二等奖1582队(获奖比例为17.83%),三等奖1892队,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总计为40.85%。
本届竞赛于9月16日-20日举行,竞赛题目有5个,分别为“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具有遗传性疾病和性状的遗传位点分析”,“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室内三维定位问题”,“军事行动避空侦察的时机和路线选择”,“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问题研究”,各队任选一题参赛。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各学院对此项竞赛十分重视。今年5月初研工部进行了竞赛动员,6月底由理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完成了校内的初赛并选拔了20支队伍参加赛前培训。暑假期间,理学院为每支参赛队伍配备了指导教师并进行了16天的集中强化培训,为夺取全国竞赛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参赛队伍获奖情况一览表
题目类型 | 学生姓名 | 获奖情况 | 指导教师 |
E | 王新鑫 | 郎磊 | 李冰 | 国家一等奖 | 杨雁 |
E | 许文俊 | 涂汉敏 | 董晓旭 | 国家一等奖 | 田东红 |
E | 李牧 | 黄永智 | 廖鑫怡 | 国家一等奖 | 田东红 |
A | 罗仕明 | 冉雨 | 包敏 | 国家二等奖 | 钟仪华 |
A | 游旭涛 | 陆钰 | 陈亚飞 | 国家二等奖 | 王勇 |
A | 伍鹏程 | 梅秋勇 | 陈彩玲 | 国家二等奖 | 葛晓春 |
C | 黄超 | 李庆 | 罗扬 | 国家二等奖 | 李玲娜 |
C | 张丹 | 李小凤 | 杨文 | 国家二等奖 | 周彬 |
C | 张路 | 李博 | 朱利勇 | 国家二等奖 | 任驰远 |
E | 陈琳 | 刘浩生 | 李冬雪 | 国家二等奖 | 金检华 |
E | 郭小红 | 周磊 | 杨诗惠 | 国家二等奖 | 自由参赛 |
C | 杨应林 | 涂庆 | 杨牧 | 国家二等奖 | 李玲娜 |
A | 郑昕 | 张优 | 马瑞元 | 国家三等奖 | 任驰远 |
A | 唐登济 | 刘成武 | 刘治彬 | 国家三等奖 | 闵超 |
A | 张宇 | 杜旭林 | 邱志利 | 国家三等奖 | 钟仪华 |
A | 刘成 | 李杨 | 何易东 | 国家三等奖 | 李沛瑜 |
A | 谭启贵 | 程小昭 | 武泗海 | 国家三等奖 | 张江波 |
A | 赵笑婵 | 曹西娟 | 方琰藜 | 国家三等奖 | 闵超 |
A | 朱俊卫 | 向瑞 | 周浩 | 国家三等奖 | 自由参赛 |
B | 彭欣宇 | 陈凯琪 | 朱婷婷 | 国家三等奖 | 自由参赛 |
C | 庄大琳 | 唐潮 | 杨开睿 | 国家三等奖 | 自由参赛 |
C | 吴成 | 张楠林 | 陈小双 | 国家三等奖 | 自由参赛 |
D | 赵芳 | 李玉杰 | 左亚洲 | 国家三等奖 | 葛晓春 |
D | 文国权 | 邓力珲 | 杜建钢 | 国家三等奖 | 丁显峰 |
D | 贺宇廷 | 赖杰 | 陈雨松 | 成功参与奖 | 自由参赛 |
A | 周静 | 杨丽 | 陈一萍 | 成功参与奖 | 李沛瑜 |
B | 高可攀 | 刘凯 | 刘晓欢 | 成功参与奖 | 自由参赛 |
B | 张运龙 | 李晶晶 | 王伟 | 成功参与奖 | 自由参赛 |
C | 韩修龙 | 朱鹏军 | 郭培伦 | 成功参与奖 | 自由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