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老栏目 >> 正文
【教工风采】做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记我校第五届师德标兵吕南
发布时间:[2014-03-03]   文章来源:[师德师风]   点击:[]

她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十八年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她是幽默风趣的亲民老师,网络流行语在她的课堂屡见不鲜;她也是善良的性情中人,总是将学生放在心上。

十八年来,吕南坚持让每堂课都充满色彩,她常告诉自己:“每次上的课永远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苦练功,立志当上好老师 上午8点,吕南信步走上讲台。以自信的目光注视着台下端坐的学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开始了一天的第一堂课。

“吕老师的课我从没迟到过。每天早晨,看到老师的精神劲,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在台下坐得笔直。”2010级会计专业的鲜嘉欣说。

现在吕南在学院里已是有口皆碑的好老师,然而初次站上讲台时,吕南的表现远不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

“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台下学生的几十双眼睛忽然齐刷刷地盯向我。当时就感觉血往自己脑袋里冲,原本准备好的内容忘了大半。”吕南回忆起第一次正式给学生上课时,她竟紧张得全身发抖。

台上功夫台下修。从此,吕南每天去听系里老教师的讲课。每堂课她都会记录下十几页的笔记,就连老教师上课时讲的“口水话”,都被吕南记在了本子上。几年下来,这样的笔记本就积累了一个纸箱。

“站在台上我是老师,走下讲台我仍是学生。我相信勤能补拙。”吕南说。除了听老教师的课,她还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认真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粉笔字写不好,她在课后一笔一划苦练,普通话不标准,她跟着《新闻联播》练“播音腔”。

即使是现在,吕南在每学期开学的前一晚都会失眠,因为她怕自己备课不到位,讲课不透彻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付出多少都值得 2011年底,吕南的一位学生患了白血病。得知消息,吕南和教研室的几位老师专程来到医院看望她。

去医院的路上,吕南还叮嘱其他老师一定不要太伤心,以免让病患学生心里难过。但走到病床前,看到病床上那个熟悉面孔如今变得苍白憔悴,吕南的眼泪就忍不住开始往外冒。

“我刚走进病房,学生喊了一声‘吕老师’,原来想说的安慰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提到这事,吕南的心情仍难平复,“都是天天见面的学生,我只恨平时没能多为他们做点什么……”为学生不计回报地付出,在吕南看来是作为老师的本分。

经济学07级的一名同学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回到学校看望吕南老师。谁也想不到这名在外省拥有一份出色工作的同学,曾在吕南的课上补考两次,还留过级。

“那时,我们首次采用了难度较大的注册会计师教材。这位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对新教材很不适应。”吕南回忆说。那时吕南的工作本身比较繁重,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但她仍然在每周抽出一到两个课时,帮这名同学讲解练习,夯实基础。

毕业时这名同学敲开了吕南家的门:“吕老师,那时的我已经想放弃了,是您一直鼓励我,对我不抛弃不放弃,您当初给我补课时说的每句话我全都记得!”

“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应该停留在口头,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其实只要老师能多对学生们付出一点点,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吕南说。

做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 “教学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这是吕南刚刚成为老师时就听到的。她常说:“教师应该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

网名“南豆豆”的她对网络也十分熟悉,能在课堂上随口引用当今横行网络的“元芳体”“ 甄嬛体”等网络新词。这样开放的课堂里,常常能听到同学们的笑声。

但在风趣的教学方式背后,是吕南结合当今网络热点对学生们进行的引导。在她看来,小小的切糕价格也能反映出经济知识,关于今年疯传网络的吴英案,则是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借贷的窗口……

课堂之外,吕南就像是学生的妈妈。有同事评价说她是一位特别有学生缘的老师。有的学生在迷茫时会咨询吕南;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时找到吕南,她会把学生们带到家里,和他们在铺满各种策划表格的地板上谈一下午;一名女同学失恋后哭着 找到吕南,吕南像朋友一样安慰她……

吕南的研究生肖娜这样描述她:“专业上,她手把手地教;生活上,她和我们打成一片;处事上,她用小事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她常说自己很平凡,但却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芦飞凡)


Copyright 西南石油大学工会E-mail:gh@swpu.edu.cn  联系电话:(028)83032230 主席信箱:7596847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