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劳模和广大教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学校启动了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10月18日上午,首批教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工作室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明辨楼B区5楼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衡彤为工作室授牌,并提出“四个相结合”和“五级联创”的工作要求。
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参观了省高校系统朱红钧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听取了朱红钧所做的“建章立制,持续推进”“筑梦深蓝,四个融合”的工作室建设经验介绍。就如何推进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衡彤提出了“四个相结合”和“五级联创”的工作要求。一是统筹建设和鲜明主题相结合。既要统筹教研室、党支部、实验室、工作室建设,也要凝练凸现个性特色;二是内涵发展和对外合作相结合。既要眼光向内,聚焦“建好工作室阵地”,担负好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培育精神四项职能,也要眼光向外,聚焦“跨领域协同协作”,实现跨工作室、学院、学科、专业联动发展和成果转化;三是目标锁定和过程管理相结合。既要做到学校、学院、团队、个人目标相统一,也要做到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相统一;四是整体推进和以点带面相结合,既要在全校范围内全覆盖推进工作室建设,也要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解决工作室之间、学院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力争在一个建设周期内实现校级工作室创建全覆盖。她强调,创新工作室建设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开展校级、省教科文卫级、省级、省十佳级、国家示范级“五级联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她要求,全校工会系统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服务好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先模人物领衔、职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
授牌仪式上,衡彤为荣获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的王国荣、舒小立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易联树为王国荣团队(机电工程学院)、舒小立团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庞敏团队(经济管理学院)、李年银团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刘红勇团队(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王兵团队(化学化工学院)共6个学校首批教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
王国荣代表我校首批教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发言,他表示将牢牢锁定三年建设计划和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为提升教职工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油气行业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殷冲主持,教工部、学工部、教务处、科研院、社科处、教评处、石工院负责人,第三批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与我校首批教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成员代表和各二级工会主席参加会议。

朱红钧劳模创新工作室参观及经验交流情景

授牌仪式会场场景

我校首批教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