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桁,女,汉族,1996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5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第五届中国慈善项目大赛全国银奖、香港土房子机构“优秀志愿者”、成都基督教青年会“第三届成都YMCA爱•转动夏令营”感谢状,2017年2月参与“赴港交流”计划并前往当地学习,同年12月作为我校社会工作学生代表参与“第六届金拇指大学生公益项目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并发表演讲。
座右铭: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三年前,我还是一名奋战在高考第一线的勇猛之士。三年后,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懂得自省的修行之子。都说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大学光阴,因此每一寸时光我都不愿错过。在西南石油大学,我曾因犹豫不决而放弃过数次深造的机会,也曾因屡屡受挫而在深夜悄然哭泣。你问我,遗憾吗?我想,是的,很遗憾。但同时我也是幸运的,正是因为一次次错过、一次次挫折,我变得更加坚强,更懂得把握机遇。经过大学近三年洗礼,我已然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专业成绩与综合测评排名靠前,学生工作有声有色,服务实践收获无数。回顾往昔,看着时间流逝,我感叹:能够在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里,遇见你们,真好!
机缘巧合遇社工,逐步踏上修行路
盛夏,蝉鸣,瓜果。2015年的暑假,填报志愿过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叮咚”—“叮咚”—快递来了!我终于收到了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我怀揣着好奇心与向往,踏入了石大之门,正式成为一名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也开始了社会工作生涯里摸索与探寻的旅程。
社会工作,这一学科目前而言是相对“冷门”的,但是社工学子的心,却无比炙热。在逐梦公益的路上,社工学子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用亲身行动去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从最初对社工专业的不理解、迷茫无知到如今的敬畏尊重、感恩相知,这期间离不开院系每一位专业老师、辅导员老师的帮助。
2016年3月,我加入了“小童大义”社会工作服务团队,开始进行有理论支撑、有技巧加持的专业志愿服务。在金堂,我们综合运用“多元智能”理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关知识、社会学“儿童发展阶段”相关理论,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以聋哑/智力障碍/身体残障孩子为主)进行阶段性服务,在行为塑造、心态重建、潜能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石板滩,我们以“戏剧教育理论”为支撑,开创了“儿童剧场”、“一人一故事”等戏剧教育形式,让这一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在剧场中寻找自我、感恩家庭;在斑竹园,我们开展了“一人一故事——亲子剧场”活动,为留守儿童寻爱之旅推波助力;在西南石油大学,我们开展了“西南石油大学思政项目之全人大学生成长计划”,通过艺术、团队合作、城市定向等计划,致力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回馈社会……
大一的我,迷茫、慌张;大二的我,成长、蜕变;大三的我,自省、提炼。感谢你们,我的专业老师、辅导员老师、小童大义社会工作服务团队,你们使我心生希望、不断成长。
助人理念传大爱,经典小事感于心
光阴荏苒,我已然从一名“小鲜肉”蜕变成了“老腊肉”。纵使时光从不为谁停留,我却依然感谢岁月所馈赠于我的宝贵经历与财富。
回想进行专业服务的这几年,可谓“荣辱与共”。对于自身定位,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善于坚持的人,但是能够在公益之路、社工之途上坚持至今,我想也许是因为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感动,才促使我怀揣着信念与向往毅然前行。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件令人感慨的小事儿:
那是2017年7月,盛夏,坐标金堂。作为“香港土房子机构”实习生的我,正在参与“龙泉——多元艺术成长营”公益项目,成长营主要为家境极度贫困的孩子与留守儿童开放。
在成长营中,有一个活泼好动,却又“不守规矩”的跳跳男孩,我们称他为小武。小武会在吃午饭的时间悄悄溜走,藏在各处,如果工作员不主动寻找他,他便不会现身。
在开营典礼时,为了塑造孩子们团队意识,我们同孩子们讲:只有所有小伙伴都到齐了,才可以享用午饭。于是,在我值班的那一天,小武又“如约”地躲了起来,我找了近半小时,却依然没有找到。我开始有点焦急,虽然我知道,身为工作人员,从事专业服务,在对待服务对象时不应抱有负面情绪。但我还是没有忍住。当小武出现时,我严厉地对他说:“不出来,以后就不要吃饭了!”
就这样,我和小武结下了“梁子”。转机发生在第二天。那一天的计划是带领所有成长营的孩子们前往成都人民公园开展城市定向活动,我与小武一组。路上,小武拉起了我的衣袖,皱着脸对我小声说道:“嘿,我牙齿好疼啊!”“牙齿疼?疼得厉害吗?”回想起当时问的这句话,汗颜不已。“疼啊!”“能坚持住吗?要不要现在带你去医院?”“算了算了!我都习惯咯!”小武呲着牙吼道。“为什么之前牙疼不去看呢?”小武想了想,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爸爸说我活该,疼死了也不带我去看,浪费钱。”听完这句话,我沉默了许久。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这个在行为上需要矫正的孩子,是一个十分需要关怀的独立个体。在他的行为背后,有着周遭家庭环境、同辈群体、社会系统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是在这个时刻,我开始感知到应该透过服务对象表面行为探究其内在需求。
暑假过后,我因为牙髓炎被牙医拔掉了牙神经。小武当时的心酸与痛苦,在那时我才得以深深感悟。撰写实习报告时,我将这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写入了报告中,也许是因情感真挚,有幸获得年级最高分。
后来,受专业老师之邀,我在为2017级社工新生作实习报告时,也将这件事情与之分享。在这群学弟学妹眼中,我看到了期盼与希望。
突然回想起此前参与“第五届中国慈善项目大赛”时,一位评委对我讲:“因为有你们,我相信社工定有希望”。我想,也许是看见了中国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社工力量,让其有所感叹罢。
感谢你们,我的服务对象、小武、评委老师,让我能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怀揣社工使命感,助力实现中国梦
回首往事,这一路,有坎坷、有艰辛、甚至有些许悲愤。却也感慨,能够为社会工作奉献力量,付出真心,也是一件幸事。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我们不乏看见孤儿的怜悯、人性的扭曲或是社会的黑暗,但只要有信念,就有希望。
也许,正在读这一篇文章的你,不太了解社会工作,甚至未曾听闻,没关系,因为我坚信,社会工作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一个时刻,终将绽放光彩。
这是一门与人为善的学科,教会我们感恩、乐知天命;这是一个怀揣理想的领域,大爱无疆,生命影响生命;这也是一扇回馈社会之门,通过创新公益项目、搭建助人平台,引导更多勇士回馈社会、感恩国家。
衷心祈祷,在未来,社会工作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绽放荣光。
独得命运垂青,我愿为之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