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西南石油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党代会闭幕次日,《西南石油大学校报》第526期发表了社论《吹响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进军号》,随后的第527-531期,又连续发表了五篇评论员文章。一篇社论、五篇评论员文章,对于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今天把这六篇文章集中起来发表,旨在进一步推动学习,推进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是为了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下,朝着建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目标共同奋斗。当前,各单位要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中,组织教职工进一步学习党委书记朱世宏同志所作的大会报告《提升内涵,和谐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特别是要领会报告中提出的20字发展战略、16字发展思路和“三个新的突破”、“六个全面提升”、“一个发展保障”。同时,要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结合校报评论,深入思考影响本单位(部门)内涵发展和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办学目标明不明、思路清不清,如何充分依靠和广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研究教学型大学奋斗目标的实现献计出力、团结奋斗。这些,是全校师生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仔细考量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学校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只要目标明、思路清、人心齐,学校的发展就会大有希望,我们的事业才会大有希望。
吹响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进军号
《西南石油大学校报》社论
在即将跨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中国共产党西南石油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到十年的任务,发出了“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进军号,回应了师生员工的新期待,描绘了西南石油大学的美好蓝图。会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我校历次党代会的召开,必定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战略目标。我们先后提出过“全院一心、锐意改革、发挥优势、力争一流”和“二次创业”等战略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师生斗志,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学校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变化,为今后走向更高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是为实现我校科学发展作出的战略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能源安全与能源发展战略的确立,我省“两个加快”和产业规划的全力推进,是做出这一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立足现实条件、继续推进“二次创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不仅切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主题,紧扣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顺应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显示了西南石大人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走“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之路。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开放办学是为发展创造外部条件,只有开放办学才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提升内涵是发展的核心任务,只有提升内涵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谐发展首先要促进各学科和谐发展,同时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这“四个坚持”是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必由之路。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实现“三个新的突破”、“六个全面提升”。我们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开放办学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有新的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规律,全面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水平。这“三大突破,六大提升”既包含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又包含衡量我们工作业绩和成效的标准。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把党建工作作为有力保障。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载体、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应当铭记历代师生为建设学校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珍惜他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秉承“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创造无愧于前人的业绩。
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认真领会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战略目标下,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会议的各项部署,开创西南石油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幸福的明天,属于全校师生;美好的未来,要靠艰苦奋斗。进军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在新一届党委领导下,一起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
——一论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我校“二次创业”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会议确立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战略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对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把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上来,是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当前的首要任务。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首先要认真学习大会报告。全体代表审议并通过的大会报告,集中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愿望,是我们共同的行动指南。要深刻理解报告的主题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报告所提出的“把我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根本动力,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发展思路,全面领会报告提出的“三个新的突破”、“六个全面提升”的具体内涵,充分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进而在全校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要求我们在“大讨论”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后,在全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之际,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学校启动了为期一年的“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其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建校以来少有。这场大讨论来得正是时候,要把讨论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来一番观念的嬗变、思想的洗礼。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思考“办什么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命题;认真反思和重新审视我们的办学观、管理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科研观等一系列基本观念;仔细研究如何拆掉学校与社会之墙、各学科专业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深入理解党代会报告所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质量观念。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要求我们把党代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导。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在制定发展规划和阶段计划方面对照报告去落实;就是要在制定各项政策、部署各项任务方面对照报告去落实,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对照报告去落实,看一看“十二五”发展规划、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是否体现了党代会精神,看一看我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放办学等方面是否体现了党代会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才会走向胜利的彼岸。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上来,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我校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加快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很多,但影响改革、阻碍发展的困难和因素依然存在,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会逐步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以超常思维、非凡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明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要大力克服畏首畏尾、不思进取、坐而论道、怨天尤人等消极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脚踏实地,雷厉风行。有了这么一种精神,第一次党代会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变成美好的现实。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第一次党代会的精神上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体党员要以敢为人先的表率带头作用,团结进取,拼搏奉献。实现大会确立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和团结奋斗。党员干部能干、肯干、善干,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做带头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率,做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表率,做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表率。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烈意识,以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带动广大群众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发展的先导
——二论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第一次党代会在部署今后的任务时,首先就提出:“提升内涵、和谐发展,就是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有新的突破”。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一项任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来,说明其何等重要。学校还决定花一年时间深入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主题活动,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想到了的事情,不一定马上做得到、做得好;没想到的事情就一定做不到、做不好。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要有先进的思想,才会有与时俱进的行动;要有统一的思想,才会有形成合力的行动。当我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就会束缚我们脚步;当我们的观念与时代合拍,就会引导我们向前。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发展的速度,转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这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敢于提出“力争一流”的目标,是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结果;本世纪初,作出建设成都校区的战略决策,是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结果。没有那时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就没有勇气去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没有勇气去争取加拿大援建的“中加中心”、联合国援建的“完井中心”,就没有今天在成都一地办学的大好局面。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也须时时更新。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面对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面对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新任务,面对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我们要从旧条条旧框框中解放出来,不为定势所困,不为思维所限,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在政策之内抢着干,在政策之外探索干,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种发展要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已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学校正在全面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就是为了推动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要以这场大讨论为契机,坚决摒弃那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树立起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先进教育思想观念。当前,我们首先需要丢掉阻碍学校改革发展的两种落后思想。
一是“等靠要”思想。“等”上级发指示,“靠”上级出主意,“要”上级给条件,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相互推诿、相互抱怨现象;还存在着动不动就发牢骚,甚至以发牢骚代替努力工作的现象。这说明“等靠要”思想在我们当中还有一定市场。等指示、靠上头、要条件,说穿了是依赖思想、懒汉思想、舒舒服服干工作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等”将使我们丧失发展机遇,减缓发展步伐;“靠” 只能是更多靠自己,靠群众,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要”只能是向自己要效益,向群众要智慧,向社会要资源。上级政策放宽了,管理重心下移了,自主权利增大了,也就没有什么可“等”了,没有什么可“靠”了,没有什么可“要”了。现在是该坚决丢掉这种思想的时候了,是该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新的大的突破了,如果任由“等靠要”思想作祟,我们的观念就无法转变,我们的改革发展就会停步不前。
二是“自我封闭”意识。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己不走出去,也不让别人走进来,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盲目乐观、自娱自乐。我们不走出去,就不知道别人在想啥、在干啥,就容易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我们不走出去,在各种社会领域和学术圈子里就见不到我们的身影,别人不认识我们,我们也就丧失了发言权;我们不走出去,就无法了解社会发展需要,就无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就无法为我们的改革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过去十多年,我们在“走出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路子还不够宽,步子还不够大。现在是该“走出去”看看的时候了,是该在开放办学方面有新的大的突破了,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的思想就很难解放,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发展。
“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形象地说明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看起来是务虚,但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思想一解放,观念一转变,眼界就宽了,眼光就远了,路子就广了,办法就多了。因此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改革发展的先导,要在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特别是各级干部。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根本动力,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发展思路,是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如何走好这条路,是关系到我们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回顾我校的办学历程,每一步大的发展,无不与改革创新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激发了全校的活力,提高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显示了改革创新的重大作用。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如果不继续进行改革,就会束缚手脚,阻碍发展。因此,我们还要在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激发新的活力。当然,改革会有阵痛,改革者必须有大无畏的勇气,只要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愿望,只要有利于提升办学实力,只要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就要大力推行。
现代大学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开放,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办学。开放办学就是要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顺应现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结合我校校情,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争取更多的优质办学资源,不求我所有,但求我所用,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在合作中共赢发展。也就是说,要在扩大开放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让学校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更快、更深、更广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使学校成为新兴产业的参与者、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提升内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必须坚持提升内涵。作为一所高校,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而社会服务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的,因此,提升内涵,重点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方面着力,其中,人才培养又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育人质量是高校办学的基础,重新审视新的教学质量观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研究的兴趣和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产生更多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同时,把这些成果和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科研为育人服务。提升内涵需要全校师生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奉献智慧。因而我们都需要具有与研究教学型大学相适应的思想境界和文化观念,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完善人格,使“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和谐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也是高校办学的主题,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必须坚持和谐发展。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内部各元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元素的和谐程度,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甚至是方向。和谐发展,首先是学科发展的和谐。我们应当看到,学校今天的成就是由优势学科、发展中学科和新兴学科共同铸就的,不同类型的学科发展程度不同,这是学校发展的特殊背景决定的。学科间应当互相支持,而不是相互抱怨;应当加强联合,而不是彼此孤立。没有特色优势学科,学校的品牌价值就会降低,其他学科的发展就会受限;没有其他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就不会在更大的平台上获得发展。因而,我们需要拆掉学院、学科、专业之墙,促进学院、学科、专业的交流交叉、互助合作、互促互补、互利互惠,实现学院、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不同学科间的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学科交叉与融合正在逐步扩大和加深,我们希望这种交叉、融合与渗透的步子更大一些,成果更多一些。其次,是干部与群众、教师与学生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只有不同群体之间团结和谐,我们的队伍才有凝聚力、向心力,我们才能朝着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共同前进。古人强调“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是校园人文环境的和谐。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而深远的。师生共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优美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都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去实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走“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的道路,无疑是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正确选择。要走好这条路,就要继续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围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见行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铺好路,开好头,起好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