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激励我校教师进一步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我国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网推出“教师节专题”栏目,包括“人物”“师想”“活动”三个系列;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桃李芬芳 师恩难忘”专题栏目,希望广大教师努力为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能源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我常常给学生们讲:水滴石穿,不仅因为持之以恒,还因为它始终把力量凝聚在一个方向,如果漫无目标地抛洒,可能透不过一张蝉翼薄纸。我们做学问、做事业,又何尝不亦如此呢?
前不久,科技日报、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我,当问及我这辈子的所谓成就时,我的回答还是那句话。如今我年过花甲,科研从教几十年,学生们也学有所成,自己和学生们获得的最大启迪,仍然是对“水滴石穿”的透彻感悟。
从1981年上大学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华南沉积大地构造研究,一是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地质调查。
中国南方八亿年前以来地壳怎么运动,环境如何变迁?……这些与地球潜在资源的分布莫不相关。在常人眼里,一块石头就是石头,但在我们地质学家眼中,每一块石头都记载了一段精彩的地球故事,它有可能诠释曾经存在的一片海洋,一条山脉,也可能是广袤的沙漠戈壁。钻研这些地球演化的自然规律,在常人看来是枯燥难解的,但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等资源,都是通过认识这些地球演化规律才得以发现的。不了解地球演化的过去,就不可能了解它的今天,更不知其明天。
“Why did you like geology?(你为什么喜欢地质学?)”一位英国同行曾这样问我。我回答“可以到处旅行啊!”同行哈哈大笑:“No,free travel。(不对,应该是免费旅游。)”玩笑归玩笑,但我心里明白,工作与旅游是两码事。我喜欢地质,喜欢遨游在‘百万年’为时间单位、‘光年’为空间距离的浩瀚宇宙中,而地球形成演化、生命起源、能源资源形成的故事,是我们地质学家才能独享的科学世界。胸中包容宇宙万物,谈笑尽揽世间真情。搞地质基础研究,就得静得下心,淡薄名利。回首来时路,围绕华南大地构造研究,我的足迹遍布了全球:大洋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甚至北极和南极洲——1994年,我作为唯一沉积地质专家,参加了国家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度过了难忘的近半年冰雪生涯。记忆中,中国的山山水水早已踏遍。然而,单说黄山,虽然去过五六次,却从来都是直奔地质考察点,雄奇的黄山美景,每每都擦肩而过。
这样的经历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更是刻骨铭心。羌塘是举世闻名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这里也是上天赐给地质科学家最珍贵的天然实验室。1995年,我开启了藏北高原地质考察与研究之路,从此,在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探寻地球科学奥秘29余年。为了探寻地球演化、资源能源形成、环境气候变化,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我作为工程首席在藏北高原组织实施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第一口科学探井——羌科-1井。通过科学钻探,揭示了青藏高原沉积盆地深部的地下结构构造,获取了丰富的地质参数与珍贵的地下样品,同时也检验和完善已有的认识和模式。
在藏北高原进行施工并非易事,科研人员面临着高寒、缺氧等一系列挑战。最初实施羌科-1井工程,团队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冬季气温零下四十度,含氧量只有通常环境的40%左右,呼出的水汽瞬间就会凝结成冰。除了工作者要经受高寒考验,许多设备在极低温的条件下还会失灵。海拔5000米的羌塘等无人区,我和团队成员一去就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想家了,常把真情抒于自创的格律诗中:“痴心念念欲何求,若许经年廿九周。澹月疏星常伴我,层冰积雪总相俦。身行万里天涯路,情系一缘丝鬓秋。今又新寒兼日暮,谁怜倦客在偏州。” ……
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工作,收获了华南和羌塘新区油气地质研究系列成果。四十多年来,我和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地质理论。我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60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地质调查专项工程、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科研专著20多本。目前,我和团队正承担着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任务。(王剑,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羌塘盆地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