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西南石油大学地科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严格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等任务要求,结合学院特色、学科特点、师生特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2023年以来全面实施“指南针、地质锤、放大镜”三大工程,构建学院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指南针”领航工程,发挥学院党委核心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力。创新学习形式,坚持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开展4期党课搬车间、5期实践到企业、7期师生午餐会、9期学习思想荟、15期“党建”+科教等活动,举办学生演讲比赛,微党课、主题党日案例、廉洁文化作品征集等活动,获得媒体报道。形成“个人自学、网络辅学、班子领学、支部导学、师生联学”五学模式。赴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参观石油展厅、聆听专题党课、分享学习心得、重温入党誓词;赴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上“行走的廉洁教育课”;赴三线建设博物馆 “重温三线建设历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定期邀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优秀校友开展专题讲座,将地质精神、铁人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作为必修课,贯穿于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志向,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动力。
增强党建凝聚力。学院党委深入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校内、院院、院企、院地共建,着力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业务共促、平台共建等党建共建模式。校内,学院学生党支部和学工部党支部共建、教职工党支部与心理中心党支部等共建;院院,学院与西昌民族幼专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力航学院等共建;校企,学院党委与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等共建、油气地质教研室党支部与川庆地研院非常规油气研究中心党支部等共建;校地学院党委与雅安市芦山县、阿坝州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等共建,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实习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将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互通互补、互学互鉴,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发展。
2.“地质锤”强基工程,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创新支部设置形式。学院广泛调研、征集意见,形成把支部建在专业、教研室、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工作方案。选拔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有公心的骨干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先后成立了“基础地质”“油气地质”等4个教师党支部,“成藏地化”“羌塘盆地”等6师生混编科研团队党支部,“地质报国”博生党支部,“大地无垠”“能源强国”等3个硕士生党支部,“地心引力”“寻油尖兵”等6本科生党支部,并根据师生实际,成立了野外地质实习临时党支部,管理服务党支部各1个。将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团队科研学习结合起来,全面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培育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根基,基层支部焕发新活力。
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各支部以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以建强建好四川省“三全育人”示范学院为契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一核两翼三支撑四驱动立体育人模式,全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形成了《探索开展“科研+”行动积极推进科研育人》《基础地质课程思政一体化实践与探索》《在行走中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等“十大育人”工作案例。
3.“放大镜”赋能工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量化发展考核标准。制定《地科院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党员考核测评细则》,从思想、学习、服务、生活、综合5方面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构建“全链条”党员培养机制,用制度持续为师生思想“充电”、行动“加油”,教育引导学生成为“五大模范”,助推党员培养、教育、管理质量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做到“一生一档”勾勒党员发展教育“自画像”。
提升党员综合能力。广大党员在地学文化、讲赛践等活动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牵头策划、组织实施了地学文化节、学风建设节、青年文化节、学术科技节等系列活动,培育了地科榜样说、地科好声音、地科研途星光、地科就业访谈等文化品牌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坚定“地质报国、强国有我”的信心;成立了地科“拾光”宣讲团,扎实推进“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展播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民族文化、能源报国、青年担当等主题深入班级、支部、社区宣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砥砺奋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教工党支部书记荣获四川省先进党务工作者,学生党支部副书记荣获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学生党员入选四川省青年党员说活动等,切实发挥师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三、初步成效
1.培育了一批显示度高的成果。获批四川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四川省“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四川省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四川省高校思政精品项目,13个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等省级以上党建思政项目,荣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省级以上荣誉表彰,全国高校能源类学校党建思政优秀工作案例,四川省高校思政精品项目、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大赛金等。
2.形成了一批借鉴性好的活动。“你的大学,我陪你绽放”分享会、“掷地有声”科普项目等,先后得到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习借鉴。其中“掷地有声”科普项目构建了全国首创(注册知识产权保护)“EARTH”(Eye看、Act动、Read读、Touch触、Hear听)五维科普模式,搭建一流科普资源平台、构建高效科学传播通道、汇聚顶尖地学专业名师、打造优质地学科普产品。构建“1+3+N”体系,即1个核心团队,学校社区-政府3方联动,打造N项科普志愿活动,累计开展科普活动683场,走进省内外学校、社区家庭976个,志愿服务10万小时,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3.创作了一批喜爱度深的作品。线下,原创《光的方向》《遮不住的光》《肩“担”中国梦,心“载”石油魂》等情景剧,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十佳剧目”,四川省大艺节一等奖、四川省大艺节原创奖,学校四史展演比赛特等奖,学校“石榴杯”少数民族主题演讲比赛特等奖等;线上,原创《无名》《折翼》《新时代讲中国精神,新青年传地质荣光》等网络文化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一等奖、川渝第二届高校禁毒微视频大赛优秀奖
4.得到了一批影响力大的宣传。党建及思政工作得到主流媒体报道近百次,撰写发表了党建思政、教学相关工作的论文24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5.锻造了一批能力突出的师资。广大教师在党建工作中,不断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和育人水平。羌塘科研团队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物探科研团队获批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天府峨眉计划创新团队;9名党员入选自然资源部、四川省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全国青年教师学科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线上国际课程2门,《油藏地质学(第四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全校唯一);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重点4项,面上7项),国家自科基金委在我校设专项工作组(石油高校首次),牵头(含个人)获批自然资源部、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服务地方能力提升。
6.培养了一批素质高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国奖350人次(特等奖5项),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等学科顶级赛事一等奖及以上获奖数均位居全国前列,互联网+国赛银奖1项、铜奖3项,2024届本科生深造率达53.17%,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基层就业人物、天津好人等优秀校友。
四、经验探讨
1.聚焦党委核心和支部基础相结合。学院党委发挥核心作用,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功能,全力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发展引领、价值引领,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基础、以党团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示范党支部创建,把党建思政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提升支部组织力,激发党建活力。
2.聚焦重点突出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支部战斗堡垒、党员教育培养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抓住这一牛鼻子,不仅能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还能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党建与科学研究融合、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学院特色,如我们深挖地学文化特色,弘扬“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构建地学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地学覆盖的“三全育人”格局,发挥“地质报国”引擎在学院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为“能源强国”建设、端牢“能源饭碗”注入强大动力。
3.聚焦线下发力和线上联动相结合。线下依托党建活动、主题党日、岩石地质展厅、能源报国展、廉洁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职工之家等丰富载体,在学思悟践中涵养品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线上,融合互联网思维、顺应互联网运行规律,发挥互联网+党建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易班、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将党员政治学习、活动开展、评选展示等放在网上,推进党建与互联网的融合,打破时间局限、空间壁垒,有利于破解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使党建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色,充满时代活力,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报道截图
报道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4/0722/c458448-4028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