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赵晓明 > 正文
赵晓明

姓名

赵晓明

出生年月

 

职称

教授

硕导/博导

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深水沉积学、天然气水合物地质、页岩气地质

所属室所

 

联系方式

Email:   zhxim98@163.com

个人简介

 

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是《天然气工业》、《沉积学报》、《海相油气地质》编委会委员,《沉积学报》“深海碎屑岩沉积地质”专辑特邀客座主编,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任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深水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地质(致密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8项,承担油田委托攻关横向课题15余项,研究区域涉及西非尼日利亚深海、赤几深海、安哥拉深海、刚果深海、巴西深海、中国东部(含海上)及西部等主要含油气盆地。先后在《Sedimentology》、《Geomorphology》、《Marine   &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science》、《石油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4篇被EI收录。参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编专著1部。教学方面曾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研成果曾获2015年度国际埃尼奖(Eni Award)提名。学术论文曾获第三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优秀青年论文首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博士生论坛油气资源与探测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一等奖。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Journal of   Geodynamics》、《Petroleum Science》、《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深水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地质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成因导向地层对比

    复杂储层构型表征

    基于储层构型的流动单元分析

    基于构型/流动单元的三维建模技术

    裂缝系统三维建模技术

    剩余油分布预测

    基于概念模型的剩余油数值模拟/物理模拟

2)深水沉积学

    陆坡微盆地深水水道沉积构型机理

    陆坡微盆地深水朵叶沉积构型机理

    岩盐底辟触发型块体搬运沉积构型机理

    中国甘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深水野外露头研究

    深水水道沉积体数值模拟

3)天然气水合物地质

    深水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4)页岩气开发地质

    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学

    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地质建模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2001.09~2005.06,西南石油学院,资源勘查专业,学士学位

2005.09~2008.06,西南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

2008.09~2011.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07~至今,任教于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2017.03,英国University   of Leeds,访问学者

2020.04~2021.04,雅安市汉源县,挂职副县长、政府党组成员(省委组织部委派锻炼)

 

主要研究项目

 

一、纵向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2183),盐底辟触发型块体搬运沉积:构型样式及控制因素,2021-2024年,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2142),海底水道储层构型对泥岩底辟区同沉积构造的响应机理,2019-2022年,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402125),泥岩底辟型微盆地中的深水水道沉积构型:控制因素及其作用机理,2015-2017年,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602145),泥岩底辟型微盆地中的深海浊积朵叶沉积系列构型模式及控制因素,2017-2019年,第二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602117),季节性河流三角洲体系超临界流沉积作用机制及气候响应关系,2017-2019年,第二负责人

2、其他纵向课题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地质封存二氧化碳的盐腔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2024,主研人员

中石油-SWPU创新联合体项目专题,海陆过渡相页岩靶区优选指标体系及储层三维地质建模,2020-2024年,负责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与储层沉积体系研究,2019-2021年,负责人

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2019-2022年,负责人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PLC201203,   西非陆坡区深水浊积水道沉积构型模式定量研究,2013-2014年,负责人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西非陆坡区泥岩底劈型微盆地内部深水沉积构型研究,2013-2015年,负责人

SWPU科研启航计划项目,深水浊积水道沉积构型机理研究,2014-2017年,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西非深水海底扇典型油气田精细油藏描述与储层地质建模,2009-2011年,主研人员

 

二、主要横向课题                                   

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分公司,QH1-1H2-2气田甜点主控因素分析及预测,2020-2021年,负责人

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国际公司,深水水道型浊积储层连续性定量预测研究,2019-2021年,负责人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刚果盆地典型深海水道油气藏储层构型表征,2018-2019年,负责人

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分公司,东海X气田H3段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构型研究,2017-2018年,负责人

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分公司,东海ABC油气田主力油气藏储层构型研究,2015-2016年,负责人;

中石化江苏油田,陈3断块K2t13砂组构型与建模研究,2014-2015年,负责人;

西班牙Repsol国际石油公司/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分公司,巴西Albacora Leste油田深水沉积储层构型分析,2013 -2014年,负责人;

中石化江苏油田,庄2断块阜一段厚油层构型与建模研究,2013-2014年,负责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测井资料处理与岩石相及物性解释,2013-2015,负责人;

中石化江苏油田,范庄-南湖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2012-2013年,负责人;

中石化江苏油田,韦5断块油藏精细描述研究,2011-2012年,负责人;

中石油长庆油田,王窑加密调整试验区裂缝描述及模拟研究,2012-2013年,主研人员;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拉苏气田异常高压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研究,2012-2013年,第二负责人;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克深2气藏储层开发实验评价技术,2013-2015年,第二负责人;

中石油新疆油田,玛北油田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四性关系研究,2013-2014.12年,第二负责人

代表性成果

通过攻关研究,在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 针对陆相、深海碎屑岩储层,开展了一系列构型表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逐步形成了从河流、三角洲、到深水水道、再到深水朵叶的由源到汇的沉积构型理论研究体系,并配套研发了一系列油气储层表征及建模技术;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过套管测井、四维地震等新技术,形成了剩余油分布预测的配套理论和方法;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露头类比的特低渗砂体储层裂缝建模方法(The tectonic   fracture modeling of an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based on   an outcrop analogy)。在深水沉积学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提出了深水海底扇构型六级界面系统划分方案,系统地揭示了西非地区单一水道、复合水道和水道体系三个层次构型分布样式,提出了基于井震模式拟合的深水储层构型表征技术,初步探究了泥岩底辟、岩盐底辟所控制的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特征和发育控控制因素。

1.       主要学术论文

张喜,张廷山,赵晓明,祝海华,Mihai   Emilian Popa,陈雷,雍锦杰,肖强,李红佼.   天文轨道周期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48,732-744.

马畅,葛家旺,赵晓明,姚哲,朱继田,向柱,吴鑫涛,樊泽栋,方小宇.   琼东南盆地上新统莺歌海组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及其对深水油气勘探的启示.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07),76-86.

江定川,刘睿,赵晓明,方小宇,葛家旺,陆江,姚哲,朱继田,宋鹏.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上新世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时空迁移及其分布特征.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07),76-86.   43-51

Chengpeng Tan,   Shuangqi Feng, Xiaoming Zhao, Xin Shan, Shenglun Feng,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in channel morphology of an ephemeral stream from upland to   lowland, Daihai Lake basin, North China. Geomorphology. 2020, 107450, 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0.107450.

赵晓明,   冯圣伦, 谭程鹏,   冯莫沉, 唐春.   平移型点坝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4):   22-36.   

    黄文奥,   赵晓明*, 谭程鹏,   葛家旺, 冯双奇,   李晨曦, 陆文明.   西秦岭直合隆地区三叠系深水水道沉积模式分析. 沉积学报.   2020, 38 (05):1061-107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7 (通讯作者)

    Jiawang   Ge, Xiaomin Zhu, Xiaoming Zhao, Jijia Liao, Bingshan Ma, Brian G. Jones,   Tectono-sedimentary signature of the second rift phase in multiphase rifts: A   case study in the Lufeng Depression (38–33.9 Ma),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0, 114,   104218,    https://doi.org/10.1016/j.marpetgeo.2020.104218.

    冯潇飞,赵晓明*,谭程鹏,齐昆,谢涛,张迎春,陆文明,徐睿.深海弯曲水道内部一种特殊的沉积单元凹岸坝.沉积学报.2020,   38(2):440-450.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6    (通讯作者)

      Xiaoming Zhao , Minghua  Li ,  Kun Qi , et al. Development of a   distinct submarine depositional system on a topographically complex Niger   Delta slope[J]. Geological Journal, 2020,55, 3732-3747. DOI10.1002/gj.3622

      Xiaoming Zhao, Kun Qi, Patacci Marco, Chengpeng Tan, Tao Xie. Submarine channel   network evolution above an extensive mass-transport complex: A 3D seismic   case study from the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9, 104, 231-24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gj.3622

    赵晓明,   葛家旺, 谭程鹏,   张文彪, 陆文明.深海水道储层构型及其对同沉积构造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海上油气.2019,   3(5): 1-12.

      Kun Qi,Xiao-Ming Zhao*,Li Liu,Yi-Qing Su,Hua Wang,Cheng-Peng Tan,Yi-Ting   Sun.Hierarchy and subsurface correlation of muddy baffles in lacustrine delta   fronts: a case study in the X Oilfield, Subei Basin, China. Petroleum   Science, 2018153):451-467.(通讯作者)

    Zhao   Xiaoming, Qi Kun, Liu Li, Gong Chenglin, Mccaffrey W D. Development of a   partially-avulsed submarine channel on the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Marine & Petroleum Geology,   2018,95:30-49.

    Zhao   Xiaoming, Qi Kun, Liu Li, Xie Tao, Li Minghua, Hu Guangyi.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bukuma-minor channel on southern Niger Delta slope. Interpretation,   2018,6:57-69.

    赵晓明,刘丽,谭程鹏,范廷恩,胡广义,张迎春,张文彪,宋来明. 海底水道体系沉积构型样式及控制因素:以尼日尔三角洲陆坡区为例. 古地理学报,2018,20(5)825-840.

    Zhao   Xiaoming, Liu Li, Hu Jialiang, Zhou Xiaojun and Li Min. The tectonic fracture   modeling of an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based on an outcrop   analogy: A case in the Wangyao Oilfield of Ordos Basin, China. Petroleum   Science, 2014,11(3):363-375.

    刘丽,张廷山,赵晓明*,吴胜和,岳文珍,齐立新. 扇三角洲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对比及其对油藏开发的指导意义以柳北油田IV2砂组为例,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7):1-11.(通讯作者)

Liu Li, Zhang   Tingshan, Zhao Xiaoming*, Wu Shenghe, Hu Jialiang.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models of deepwater turbidite channel systems in the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West Africa. Petroleum Science, 2013,10(2):139-148. (通讯作者)

赵晓明*,吴胜和,刘丽.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新近系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构型表征,石油学报,2012,33(6):1049-1058.

赵晓明,吴胜和,刘丽. 西非陆坡区深水复合水道沉积构型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36(6):1-5.

赵晓明,吴胜和,岳大力,.老油田浅层声波曲线的预处理与重构技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4):559-564.

赵晓明,吴胜和,岳大力,.深水海底扇储层构型浅析——以西非某油田为例.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赵晓明,吴胜和,岳大力,.基于井-震结合的河流相单河道预测方法.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9(6):171-174.

赵晓明,吴胜和,岳大力,.西非某油田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及其识别方法研究.测井技术.2010,34(5):505-510.

赵晓明,罗明高.   储层岩性不同油藏孔隙度下限确定方法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1):90-96.

Chenglin Gong,   Yingmin Wang, Ronald J. Steel, Jeff Peakall, Xiaoming Zhao, Qiliang Sun. Flow   processes and sedimentation in unidirectionally migrating deep-water   channels: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perspective, Sedimentology ,2015.

林煜,吴胜和,王星,赵晓明,凌云,路瑶,张佳佳.深水浊积朵叶储层构型模式研究.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08.

赵鹏飞,李丹,杨香华,赵晓明.   尼日尔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水道砂体的沉积构成特征, 地质科技情报,   2014,33(2):28-37.

2.    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进行深水水道构型量化分析和形态模拟的数据库系统及方法 201810425395.8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描述水道顺物源方向形态变化的过程分析方法  201910016758.7  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曲流河点坝不同演化模式平面形态的建模方法  ZL2017 1 0302707.1 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海底水道定量描述参数自动提取方法  ZL 2018 1 1017223.3 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岩心恢复三角洲前缘前积层沉积倾角的方法  ZL 2016 1 0905998.9 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油田注水开发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201521133935.3 实用新型专利

深海水道表征参数提取软件V1.0 2018SR1033427 软件著作

深海水道表征参数数据库软件V1.0 2018SR1046222 软件著作

3.参加学术会议

赵晓明,2021,深海水道沉积构型理论研究进展,第16届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陕西西安

赵晓明 葛家旺,2019,深海水道决口演化过程及成因模式,2019深海能源大会,海南海口

赵晓明 葛家旺,2019,受块状搬运沉积控制的深海水道决口演化过程及模式,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广东广州

赵晓明,2018,深水朵叶型油藏储层构型表征——以巴西坎普斯盆地X油藏为例,2018深海能源大会,海南海口

赵晓明,2018,深海水道沉积构型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第5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山东烟台

赵晓明,2018,深海水道沉积构型模式定量研究----以尼日尔三角洲陆坡区为例,第15届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四川成都

Xiao-Ming Zhao,   2018. Avulsion and confluence of a submarine channel net on mass transport   deposits: A 3D seismic case study from the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加拿大魁北克

Xiao-Ming Zhao,   2017. A submarine depositional system with straight channels and slope aprons: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美国AAPG年会

Xiao-Ming Zhao,   2017. Partially-avulsed submarine channels on the Niger Delta continental   slope: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Deep-waterdepositional systems:   Advances and Aplication, 英国伦敦

赵晓明,2017,深海水道沉积构型关键问题的思考---助力我国深水沉积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江苏南京

赵晓明,2017,尼日尔三角洲陆坡区深海水道沉积构型模式研究. 第一届大陆边缘构造与资源学术研讨会,海南三亚

Xiao-Ming Zhao, 2016A   submarine fan: juxtaposition of slope aprons with straight channels. 英国BSRG年会,   英国剑桥大学

Xiao-Ming Zhao, 2016Partially-avulsed   submarine channels on continental slopes: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Seminar in University of Leeds,   英国利兹;

赵晓明,罗明高,蔡正旗,2014,特低渗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建模技术体系,第三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赵晓明,吴胜和 等,2010,第二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暨博士生论坛,优秀博士生论文一等奖;

赵晓明,吴胜和 等,2009,深水海底扇储层构型浅析——以西非某油田为例,油气资源与探测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一等奖。

4.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2015年获国际埃尼奖(Eni Award)提名,The tectonic   fracture modeling of an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based on   an outcrop analogy,排名第1

 

研究团队

 

“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海重力流沉积与油气地质、深海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深海细粒沉积与页岩油气地质、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目前,团队核心成员共计7人,包括赵晓明(教授/博导,团队负责人)、罗明高(教授)、蔡正旗(教授)、葛家旺(讲师)、张喜(师资博士后)等。

西南石油大学是国内最早较系统开展深水沉积学研究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方少仙、侯方浩、洪庆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带领下,先后发现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价值的重力流沉积理论;首次发现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地层中存在浊积岩(1975年);首次在南方滇黔桂地区发现重力流沉积,并指导了在广西举办的全国首届浊流沉积野外考察及学术交流会(1983年);首次提出了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槽台相间的沉积古地理格局,提出了深水碳酸盐岩重力流(1990年),有效指导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后续勘探;国内较早出版了《沉积物重力流沉积学》学术专著(1992年);这些成果理论对推动和促进我国深水沉积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油气走出去海外战略的推进,西南石油大学新一代深水沉积研究团队,围绕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加蓬盆地、下刚果盆地、巴西坎珀斯盆地、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等全球著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区域,将深水沉积学与油气地质学科交叉,揭示了深海水道决口和汇聚机理,构建了系统的深海沉积构型理论体系,形成了精细的深海油气藏定量表征技术方法,研发出基于地震三维信息的深海水道数据库系统,有效指导了深海油气藏的高效开发,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深海沉积学研究团队。

此外,围绕油气藏发现后的高效开发和提高采收率问题,团队自“八五”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最早提出了剩余油的概念,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过套管测井、四维地震等新技术,形成了剩余油分布预测的配套理论和方法;同时,针对碎屑岩储层,开展了一系列构型表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国内首次系统化剖析了深水水道沉积构型特征,率先提出了基于井-震联合的储层构型表征技术,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露头类比的特低渗透砂体储层裂缝建模方法;围绕非常规储层(主要是火山岩、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储层),团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探索了致密气、页岩气储层微观表征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团队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基于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高频三维地震信息,逐步形成了从河流-三角洲、到深水水道、再到深水朵叶的由源到汇的沉积构型理论研究体系。近三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以沉积构型理论体系为基础,配套形成了七大技术系列,包括成因导向地层对比技术体系、复杂储层构型表征技术体系、基于储层构型和流动单元的复杂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裂缝系统三维建模技术、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体系、非常规(致密砂岩、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结构表征技术体系等,研究区域涉及西非陆坡、巴西深海、中国东部(含海上)及西部等主要含油气盆地。

同时,团队近年来也注重对外国际合作,先后与地学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开展了长期有效合作,探索服务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的沉积学理论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和国际著名深水沉积学家、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Bill   McCaffreyDave Hodgson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Brian   G. Jones 研究员长期合作,系统地开展了深水沉积学理论研究,并在深水水道决口、水道体系构型等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均为团队今后核心理论及技术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