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期间,他证实,北京市国家安全局8月23日以涉嫌间谍犯罪依法对澳大利亚籍人员杨军执行逮捕,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耿爽还强调,中国是法治国家,澳方应切实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中方依法办案。
外交部公开表态后,可能很多人还在疑惑,杨军究竟是谁?
据环球网报道,英国《卫报》梳理了杨军(西方媒体将其称为杨恒均)履历,现年54岁的他此前曾在中国外交部门、香港的私营部门工作,2002年入籍澳大利亚,在悉尼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他在美国居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法新社还表示杨军从1997年起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从事国际策略研究工作。今年1月,杨军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活动,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审查。
杨军常年混迹于各大论坛,兜售“民主理论”,因此被冠以“民主小贩”的称号
关注国家安全的读者们应该都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所谓的“国际友人”通过经济、学术交往在我国开展间谍活动。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渗透力度。他们不满足于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信息,常常打着学术研讨、经济往来、国际会议、民间交流等幌子,妄图瞒天过海,窃取我国国家秘密。
2016年8月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依据中国法律,自2015年3月起被拘押的美籍华裔女商人潘婉芬已被控间谍罪。
据环球网报道,潘婉芬被指控在1996年到1998年间,招募中国人为美国政府进行间谍活动。
虽然日本政府一直否认向他国派遣间谍,但事实上,日本最近几年一直在大力推动对外人力情报资源建设。
2006年,我国安部门逮捕了《中日经济新闻》杂志的创办人、日本籍男子原博文。他从1995年开始,为日本外务省搜集中国情报,提供了大量中国秘密文件复印件;2016年,据《中国国防报》报道,当年7月下旬,一名打着民间交流机构理事长招牌的日本男性,因涉嫌在华从事间谍活动接受我国有关部门的依法调查。
2009年,时任广州市纪委秘书长、市委保密委副主任杨秦在《保密工作》杂志上发表《我与间谍面对面》一文,讲述了一场真实的间谍交锋。
1996年夏,我时任空军某试飞部队的政委。一天上午,上级机关的两位领导陪同自称是“新华社记者”的人来到我们部队。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了解到,这位“记者”在新华社是专门为中央领导写“内参”的大手笔,这次来我部主要是了解我国正在研制、试飞的某新型军用飞机的情况,并有意与该型飞机的首席试飞员座谈。
我心里一惊,因为该型飞机的研制、试飞工作保密级别非常高,我向陪同的领导提出:我要看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其参观、采访的批件和军队上级有关部门的介绍信。
略一沉吟,陪同而来的领导说:“来得仓促,忘记带了,以后补办。”一听没有批文,我对领导说:“请按照规定,办理了参观、采访的相关手续之后再来吧。”当着众人的面被拒绝,那位领导十分生气,便恼火地说:“难道我不能代表某某机关吗?”继而对我下命令:“先让他们参观、采访,手续我以后补。”但我仍然坚持要履行相关手续,最后他们看到无法令我改变主意,便很生气地打了个招呼,连手都没握,上车走了。
事隔不久,国家安全部门在南京侦破了一起间谍案,涉案人员包括军官、政府官员、记者等几十人,而当时我见到的所谓“新华社记者”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台湾“军情局”的高级特务。
一段时间以来,他以经商投资为名,往返于台湾和大陆之间,通过小恩小惠结识并拉拢了多名现役军官和退役人员,以及一些记者、教授,并通过这些人接触到一些军事目标和重要领域,搜集、窃取了我海军、空军以及科研机构许多军事、经济情报和涉密资料。由于他“谍绩卓著”,数次受到台湾谍报机构的奖励,并受到“军情局”高级官员的接见。
由于我高度的警惕性、原则性和保密意识,成功避免了一次重大窃密案件的发生,为此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部队的表彰及奖励。(原文载《保密工作》2009年第1期)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身处和平时期,现实生活里并不见刀光剑影,但在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敌我之间窃密与反窃密、间谍与反间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悄然进行着。
这提醒我们要时刻准备着,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反奸防谍和保密法治意识,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发现失密、泄密和窃密等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报告。
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国家秘密,构筑反奸防谍的钢铁长城。
(图文来源:保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