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助力乡村经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2024年11月24日至25日,由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五名研究生组建的“遗见棕情”调研小组踏上了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以“竹韵新生 编织未来”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调研活动。
图1棕编文化体验馆
调研活动的首日,调研小组走进了棕编文化体验馆。在这里,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将棕编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底蕴娓娓道来,让小组成员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棕编艺术的独特魅力。棕编,这一源于生活、融于自然的传统手工艺,在新繁镇得到了世代传承与创新发展。
图2调研小组参观棕编文化体验馆
次日,调研小组有幸拜访了省级非遗传承人罗志勇老师。在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不仅亲手体验了棕编的制作过程,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奥与精妙。罗志勇老师从新繁棕编的悠久历史、独特工艺、原材料选择以及作品编制等多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诠释了这一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同时,他也坦诚地分享了棕编传承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技艺传承断层、市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并表达了对棕编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图3罗志勇老师棕编作品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调研小组成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棕编文化的魅力与底蕴,更激发了他们为传播非遗文化贡献力量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号召更多学子关注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竹韵新生 编织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调研活动,不仅是对新繁棕编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的一次有益思考。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棕编之路将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图/焦雨辰
文/汪韵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