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至2月2日为“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比赛时间,全球近十支队伍参与本次比赛。其中,我校材料院学生李冰与来至石工、土建院的两位同学组队参与此次赛事,最终团队获得本次建模大赛二等奖。
比赛正式开始后,举办方发布本次建模主题,而参赛团队则围绕命题撰写论文以及编制程序代码,最终将论文以电子档形式提交到美国(举办方)的电子邮箱中,并将纸质控制页一同寄去,而比赛结果由论文以及程序的质量决定。本次李冰团队的比赛内容为“太空垃圾”,当谈及具体的建模思维时,李冰回忆到:“空间碎片的指定的数量和大小被认为是我们的目标。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清除空间碎片有很多方法,最终在商业价值和系统利弊的诸多因素的考虑下,我们选择结合水射流和激光两种方式的系统来清理碎片,并通过系统的力学机理构建相关了物理模型。”
李冰:“2月2号早9点系统会自行关闭,如果在这之前未提交解决方案的话便视为比赛失败。这次比赛我们1号晚上通宵熬到次日并提前在早八点提交了结果。”建模大赛作为一个国际级比赛,不仅需要选手在短时间内完成比赛,还拥有非常严格的“防作弊”规则——如果主办方查询到某团队存在抄袭嫌疑,将直接取消其评奖资格以及下一年的参赛资格。李冰:“建模比赛难点在于思考问题的发散性,万事开头难,找准解答方向后剩下的过程就是“小菜一碟”了。我们团队虽然由我校学院的指导老师监督,但作弊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因为比赛的每一道题都是现成的文案,建模更是需要团队大量的文献知识和及时创新思路。”
现如今,身为“准毕业生”的李冰表示,自己会将更多精力转向毕业设计的相关事情之中。记者问及她参加本次建模大赛的原因,李冰回答道:“兴趣所致吧。我参加国际性建模赛,每次都会不停地查阅资料,在忙碌中充实自己。最终当问题迎刃而解时,你会感觉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和充满意义的。”李冰因兴趣所致而成事,做到了真正增强自身实力而非虚名。不为简历,而为培养“更强大脑”,也许这才是赛事以及证书考试的真正目的所在。
李冰团队获得的建模大赛荣誉证书
图/李冰 文/樊柠玮
材料院记者团
2016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