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在浙江大学举行,我院实验教学中心青年教师朱天菊荣获一等奖。
本届大赛分初赛和决赛,进入决赛的有全国103所高校的235名教师,评出一等奖23名,二等奖60名,三等奖75名。我校7名教师参赛,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可谓满载而归。
大赛旨在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大赛以现代制造、环境与新能源、自动化系统、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等技术领域为背景,设置了13个赛项。每个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小时规定实验操作、三小时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实施、答辩展示,重在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大赛要求参赛教师有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干扰测试能有效处理;创新项目立意新,技术先进,富有实用性,在工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实验教学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应用能力有益,能覆盖多门课程、多个知识点。评委根据“立意、创新、先进、实用、表述”逐项评分,各项分数加权之和为参赛教师的最终成绩。
我校教师分别参加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技术创新设计及应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新能源风光发电技术”、“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六个赛项的决赛,其中,我院青年教师朱天菊和电气信息学院靳涛分别获得一等奖,工程训练中心黄建明、计算机科学学院周瑞东获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海敏、电气信息学院仝迪、计算机科学学院唐亮获三等奖。本次赛事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参加,获得“优秀组织奖”。
颁奖仪式上,评委组组长吴澄院士对大赛做了点评,他说,此次大赛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目前有很多高校在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尤其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方面关注较多,忽略了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及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上投入不够。他呼吁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往上看,还要更多的往下看,毕竟这才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