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主办的“梦溪讲坛”第三讲在艺术楼306会议室举行。我校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方可教授以《积极心理智慧让生活更美好》为题,与广大教师分享了积极心理智慧的培养。讲座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夏艳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讲座。
方可表示“心理健康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基石”。他说,心理成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心理成长的社会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原生家庭、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的角色、早年依恋模式等都会对人的心理成长产生影响;二是个体特质和成长经历,个体特质影响其感知外界;三是社会大环境,在“BANI”时代下,人的焦虑感和控制感增强,不确定性的压力在个人内心逐渐增大。
关于教师心理状况分析及自我觉察,方可认为老师们应该尝试对话“压力”,具体描述“压力”信息,探寻压力为什么而来,正向描述自己的渴望、期待、观点、感受。他说,人生命力的内在动力是满足需求,最终追求自我实现,需求导致压力的产生;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个“角色丛”,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我们;在乎他人的评价、与“相似者”的比较也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方可表示,培养积极心理智慧,首先要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在成长中寻找能量,我们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与他人的世界;外界环境中,需要处理好这三个世界的关系,主动觉察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等沟通姿态,心理能量投注在可控的事情上,不可控的事情积极去接纳。然后要积极经营家的港湾:家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持力量,要积极经营夫妻感情和培育有安全感的孩子,陪伴、支持、等待具有很大的能量。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积极的职业理念:用不断成长应对职业焦虑,人生是一个不断突破认知的过程,要尝试离开“舒适圈”,走进“学习圈”,进入“成长圈”,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压力,积极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环境适应力。
他认为,老师们要在护航学生成长中提升自我价值感,关注原生家庭不完善的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支持创新思维、积极实践的学生,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陪伴在学生身边,鼓励学生们悦纳自己,修炼自己,与原生家庭和解。
讲座最后,方可说:“自我认知、工作状况、社会支持、人际关系是影响老师幸福感、安全感及获得感的因素,积极心理智慧助力教师健康工作。万物生长,各自高贵。让一切都有趣起来的,从来都不是风景,是你我。”
艺术学院院长焦道利表示,方可教授的报告带来许多启发,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应该努力保持好的心态,给自己留点时间,就像种一颗种子,等一朵花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应葆有勇气,积极面对未来,相信自己,努力奋斗。
艺术学院教师曾小说,方可教授的讲座内容很精彩。以积极的心理面对压力,处理好工作、家庭、人际的关系,更有自信、更加阳光、更有希望感地看待周围的环境,学会积极心理智慧,将有助于获得和提升幸福感。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饶盛说,方可教授对积极心理智慧的讲解让老师们知道了主动面对、接纳和化解压力的方法,知道了让生活有趣起来的方法,为老师们以更好的状态躬耕教坛、教书育人、创新创造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引导教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修养和教书育人水平,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开办“梦溪讲坛”,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资深教授、育人名师、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等主讲,主要聚焦教师理想信念强化、师德修养提升、育人经验分享等。该讲坛现已举行三期,前两期由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阳和我校首届教职工“飞翔奖-愚公移山奖”获得者向发全主讲,他们分别围绕《师德传承与感悟》《寻找前进的力量——关于师德的思考》两个专题,讲述了西南石油大学历代师德楷模的故事以及故事的启示,引起教师们的强烈反响。三期讲座均在艺术学院举行。
讲座现场